潘鬢成霜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潘:晉代詩人潘岳。指中年鬢發(fā)開始發(fā)白。
出處晉·潘岳《秋興賦并序》:“斑鬢髟以承弁兮,素發(fā)颯以垂領(lǐng)。”
例子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我則待養(yǎng)浩然袁門積雪,久以后空嗟嘆得潘鬢成霜。”
基礎(chǔ)信息
拼音pān bìn chéng shuāng
注音ㄆㄢ ㄅ一ㄣˋ ㄔㄥˊ ㄕㄨㄤ
繁體潘鬢成霜
感情潘鬢成霜是中性詞。
用法作狀語、定語;指人到中年。
近義詞人到中年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意思解釋)
- 綠林豪客(意思解釋)
- 此一時彼一時(意思解釋)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釋)
- 貧賤不移(意思解釋)
- 所作所為(意思解釋)
- 說雨談云(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安于現(xiàn)狀(意思解釋)
- 兵荒馬亂(意思解釋)
- 仁義道德(意思解釋)
- 時易世變(意思解釋)
- 花拳繡腿(意思解釋)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釋)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釋)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釋)
- 白發(fā)蒼蒼(意思解釋)
- 酒能亂性(意思解釋)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勤學(xué)苦練(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一覽無余(意思解釋)
- 可有可無(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潘鬢成霜的意思解釋、潘鬢成霜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自己人 |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內(nèi)人。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
綽有余裕 | 形容態(tài)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
殺雞取卵 | 殺了雞取出雞蛋。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而損害長遠(yuǎn)的利益。 |
肝膽過人 | 膽量超過一般人。比喻有勇氣,有血性。 |
野沒遺賢 | 見“野無遺賢”。 |
喔咿儒睨 |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止于至善 | 達(dá)到最完善的境界。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qū)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biāo)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xiàn)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快人快語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說爽快話。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fēng)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呼風(fēng)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fēng)雨。現(xiàn)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精明強干 | 精細(xì)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zhàn)爭,施行仁政。 |
閉門讀書 | 關(guān)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
拆東墻補西墻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yīng)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
意惹情牽 |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極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進入化境。形容技藝達(dá)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 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jié)果卻害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