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國殃民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給國家人民帶來禍害。
出處明·楊繼盛《請誅賊臣疏》:“臣觀大學(xué)士嚴(yán)嵩,盜權(quán)竊柄,誤國殃民,其天下之第一大賊乎。”
例子郭沫若《孔雀膽》第二章:“這實在是誤國殃民的事。”
基礎(chǔ)信息
拼音wù guó yāng mín
注音ㄨˋ ㄍㄨㄛˊ 一ㄤ ㄇ一ㄣˊ
繁體誤國殃民
感情誤國殃民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禍國殃民、誤國害民
英語injure the country and bring calamity to the peopl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經(jīng)文緯武(意思解釋)
- 不二法門(意思解釋)
- 門當(dāng)戶對(意思解釋)
- 緣慳分淺(意思解釋)
- 明爭暗斗(意思解釋)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釋)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釋)
- 姹紫嫣紅(意思解釋)
- 路無拾遺(意思解釋)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戰(zhàn)天斗地(意思解釋)
- 無關(guān)緊要(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lǐng)(意思解釋)
- 當(dāng)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釋)
- 鮮血淋漓(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繁榮富強(意思解釋)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釋)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釋)
※ 誤國殃民的意思解釋、誤國殃民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nèi)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dāng)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主憂臣勞 | 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繁文縟節(jié) | 文;節(jié):舊時指禮節(jié);縟:繁重。繁瑣過多的禮節(jié)、儀式。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xù)。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zhàn)馬。比喻奮勇作戰(zhàn)。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zé),共同從事工作。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升官發(fā)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zhì)財富。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穩(wěn)如泰山 | 穩(wěn):穩(wěn)固。穩(wěn)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wěn)固;不可動搖。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zhàn)的方法策略。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rèn)輸。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戰(zhàn)不旋踵 | 旋:轉(zhuǎn)。踵:腳后跟。打仗時不向后轉(zhuǎn)。形容勇猛向前。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材優(yōu)干濟 | 指才能優(yōu)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
勢在必行 | 行:做。從事情發(fā)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行動。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緣:緣分。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會相聚在一起。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也聚不到一塊。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開張揚。 |
連車平斗 | 形容冗員很多。 |
寒木春華 | 寒木不凋,春華吐艷。比喻各具特色。 |
云游天下 | 像行云一樣在天下漂游,指漫游天下。 |
二缶鐘惑 | 二:疑,不明確;缶、鐘: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神魂顛倒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顛三倒四;失去常態(tài)。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