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侯九伯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諸侯;九伯:九州之長。泛指天下諸侯。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
例子《舊唐書·哀帝紀論》:“五侯九伯,無非問鼎之徒;四岳十連,皆畜無君之跡。”
基礎信息
拼音wǔ hóu jiǔ bó
注音ㄨˇ ㄏㄡˊ ㄐ一ㄡˇ ㄅㄛˊ
繁體五矦九伯
感情五侯九伯是中性詞。
用法作主語、賓語;指貴族。
近義詞五侯七貴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老馬識途(意思解釋)
- 堂堂一表(意思解釋)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意思解釋)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釋)
- 和風細雨(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供不應求(意思解釋)
- 語短情長(意思解釋)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釋)
- 偶一為之(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滿招損,謙受益(意思解釋)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釋)
- 互通有無(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欺善怕惡(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釋)
- 口墜天花(意思解釋)
- 捫心自問(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橫七豎八(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圖窮匕見(意思解釋)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意思解釋)
- 駕輕就熟(意思解釋)
※ 五侯九伯的意思解釋、五侯九伯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及時應令 | 與季節(jié)時令相適應。 |
謳功頌德 | 謳:歌頌,贊美。指贊美功績,歌頌恩德。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jié)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徇私舞弊 |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guān)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guī)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guī)的事。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nèi)ァ!?/td>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xiàn)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義不容辭 | 義:道義;容:允許。辭:推辭。道義上不允許推辭。 |
為虎作倀 |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這種鬼叫作“倀”。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
閉門讀書 | 關(guān)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
鳳友鸞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jié)成的夫婦。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 |
遙遙無期 | 遙遙:很遠。指日期遙遠得很。說不定要到何年何月。 |
一彈指頃 | 手指一彈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
為萬安計 | 為絕對安全著想。 |
解甲歸田 |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
異軍突起 |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
兵無斗志 | 士兵缺乏作戰(zhàn)的決心和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