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謀僉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咨詢和商議的意見都一致。
出處《尚書·大禹謨》:“朕志先定,詢謀僉同。”
例子清·林則徐《覆奏曾望顏條陳封關(guān)禁海事宜折》:“茲已詢謀僉同,謹(jǐn)將察看籌議情形,為我皇上敬陳之。”
基礎(chǔ)信息
拼音xún móu qiān tóng
注音ㄒㄨㄣˊ ㄇㄡˊ ㄑ一ㄢ ㄊㄨㄥˊ
繁體詢謀僉同
感情詢謀僉同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流離瑣尾(意思解釋)
- 德重恩弘(意思解釋)
- 從俗浮沉(意思解釋)
- 默不做聲(意思解釋)
- 首身分離(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釋)
- 鑿壁借光(意思解釋)
- 意氣風(fēng)發(fā)(意思解釋)
- 篤近舉遠(yuǎn)(意思解釋)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釋)
- 陳言務(wù)去(意思解釋)
- 苦口之藥(意思解釋)
- 姹紫嫣紅(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陽春白雪(意思解釋)
- 經(jīng)史百子(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勤學(xué)苦練(意思解釋)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詢謀僉同的意思解釋、詢謀僉同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天旋地轉(zhuǎn) | 指天地轉(zhuǎn)動。比喻時事變遷。也形容人頭暈眼花的感覺。 |
回心轉(zhuǎn)意 | 回、轉(zhuǎn):掉轉(zhuǎn)、扭轉(zhuǎn);心、意:心思。重新考慮;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tài)度。 |
經(jīng)邦論道 | 指治理國家,談?wù)撝螄馈1扔魑痪痈邔?/td> |
是非口舌 |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
鑒影度形 | 觀察揣度人的形跡。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jì)律的一群人。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fā)表決定性的意見。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現(xiàn)指比喻照著現(xiàn)成的樣子做。 |
風(fēng)流才子 | 風(fēng)度瀟灑,才學(xué)出眾的人。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dá)的大都會、大城市。 |
百無一是 | 是:對的;正確的。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常年累月 | 長年累月,形容經(jīng)過的時間很長。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nèi)空無一物。喻貧窮。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jìn)許多人。 |
婆婆媽媽 | 形容人動作瑣細(xì),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女扮男裝 | 女子穿上男裝,打扮成男子的模樣。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fù)爭議。現(xiàn)比喻在進(jìn)行談判時反復(fù)爭議;或接受任務(wù)時講條件。 |
踵武前賢 | 踵:腳跟。武:足跡。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性命攸關(guān) | 攸:所。形容事關(guān)重大,非常緊要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fā)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guān)系方面作風(fēng)正派。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山陰道上,應(yīng)接不暇 |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風(fēng)景優(yōu)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yīng)接不過來。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zhàn)爭,施行仁政。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fēng)·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