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辭同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眾口一詞。所有的人都說同樣的話。
出處《韓非子 八奸》:“此皆俱進俱退,皆應皆對,一辭同軌以移主心者也。”又《內儲說上》:“今群臣無不一辭同軌乎季孫者,舉魯國盡化為一,君雖問境內之人,猶不免于亂也。”
基礎信息
拼音yī cí tóng guǐ
注音一 ㄘˊ ㄊㄨㄥˊ ㄍㄨㄟˇ
繁體一辭同軌
感情一辭同軌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眾口一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絲不茍(意思解釋)
- 上氣不接下氣(意思解釋)
- 釋車下走(意思解釋)
- 望塵莫及(意思解釋)
- 默不做聲(意思解釋)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釋)
- 疑鄰盜斧(意思解釋)
- 信及豚魚(意思解釋)
- 惡衣惡食(意思解釋)
- 膽如斗大(意思解釋)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釋)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釋)
- 到此為止(意思解釋)
- 萬馬奔騰(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意思解釋)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釋)
- 難上加難(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室邇人遙(意思解釋)
- 定國安邦(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盡誠竭節(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善善惡惡(意思解釋)
- 如出一轍(意思解釋)
※ 一辭同軌的意思解釋、一辭同軌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回心轉意 | 回、轉:掉轉、扭轉;心、意:心思。重新考慮;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度。 |
浪跡江湖 | 到處漂泊,沒有固定的住處。 |
吉星高照 | 吉星:指福、祿、壽三星;古人以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臨。借指能帶來吉祥的人或事物。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來蹤去跡 | 蹤、跡:腳印。來去的蹤跡;指人、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鋪天蓋地 | 鋪:把東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
紛亂如麻 | 麻:麻團。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 |
望而生畏 | 看著就害怕。生畏:害怕。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室徒四壁 |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喻貧窮。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吳下阿蒙 |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家破人亡 | 家園被毀;親人死亡。形容家庭慘遭不幸。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不寧唯是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寥寥無幾 | 寥:稀少;很少;無幾:沒有幾個。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
無計可施 | 施:施展。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指一點辦法也沒有。 |
母夜叉 | 比喻兇悍的婦女。 |
煙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也作“云消霧散”。 |
二缶鐘惑 | 二:疑,不明確;缶、鐘: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與鐘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息跡靜處 | 息:止息;跡:行跡,腳印;處:處所。要想不見行跡,只有自己靜止不動。引申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顧慮重重 | 重重:一層又一層。一層又一層的顧慮。形容顧慮極多,難于放手行事。 |
有國難投 | 有國家卻不能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