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蠡測海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以:用;蠡:貝殼;利用貝殼當瓢;測:量。用貝殼來量海水。比喻觀察或了解得很狹窄、片面;也比喻知識淺薄。
出處漢 東方朔《答客難》:“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例子張隆溪《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述評》:在有限的篇幅里概述二十世紀文學理論,難免像一位古代哲學家提到過的愚人,想用一塊磚做樣品兜售房屋,要別人由這一塊磚見出樓臺庭院的全貌,還是以蠡測海。
基礎信息
拼音yǐ lǐ cè hǎi
注音一ˇ ㄌ一ˇ ㄘㄜˋ ㄏㄞˇ
繁體以蠡測海
正音“蠡”,不能讀作“yuán”、“lǐ”。
感情以蠡測海是貶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辨形“測”,不能寫作“側”。
近義詞坐井觀天、管窺蠡測、以管窺天
反義詞博大精深、兼收并蓄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痛痛快快(意思解釋)
- 一錢太守(意思解釋)
- 林下風致(意思解釋)
- 婦人醇酒(意思解釋)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釋)
- 鑿壁借光(意思解釋)
- 遁世離俗(意思解釋)
- 照葫蘆畫瓢(意思解釋)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釋)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釋)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釋)
- 穩操勝券(意思解釋)
- 結駟連騎(意思解釋)
- 燕雀安知鴻鵠志(意思解釋)
- 進銳退速(意思解釋)
- 一鼻子灰(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釋)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捫心自問(意思解釋)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走過場(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意思解釋)
- 慢條斯理(意思解釋)
- 倒懸之急(意思解釋)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釋)
※ 以蠡測海的意思解釋、以蠡測海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藝作品)。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火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放牛歸馬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
掃地出門 |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室內干干凈凈;不留任何東西。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連人也被趕出家門。 |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 富:有錢;貴:地位高;淫:惑亂;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錢有勢而惑亂,不因武力或權勢而脅迫屈服。 |
見多識廣 | 識: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廣。形容資格較老;經驗豐富;知識廣博。 |
疑鄰盜斧 | 疑:懷疑;斧:斧頭。懷疑鄰居偷他的斧頭。指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指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敗俗傷風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道山學海 | 道、學:學問。學識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學識淵博。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欲速則不達 | 速:快;達:達到。指過于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 |
服氣吞露 | 服氣:導引之術,即氣功。指修煉道術。 |
妨功害能 | 壓抑陷害有功有能的人。 |
拳頭產品 | 比喻企業特有的、別人難以勝過的看家產品 |
變態百出 | 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