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抒胸臆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不加掩飾地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
出處明·胡震亨《唐音癸簽》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負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廣酬事物之變而無礙。”
例子古詩章節未諧,尤多趁韻;然直抒胸臆,語皆有物。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卷中
基礎信息
拼音zhí shū xiōng yì
注音ㄓˊ ㄕㄨ ㄒㄩㄥ 一ˋ
繁體直抒胷臆
感情直抒胸臆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直吐胸懷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橫眉冷對千夫指(意思解釋)
- 人才濟濟(意思解釋)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釋)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釋)
- 材輕德薄(意思解釋)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快心滿志(意思解釋)
- 一寸光陰一寸金(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異途同歸(意思解釋)
- 奇貨可居(意思解釋)
- 穩如泰山(意思解釋)
- 天網恢恢(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釋)
- 無計可施(意思解釋)
- 頭上末下(意思解釋)
- 滿天飛(意思解釋)
- 強顏歡笑(意思解釋)
- 奇技淫巧(意思解釋)
- 援筆立就(意思解釋)
- 說來話長(意思解釋)
- 行不副言(意思解釋)
- 可乘之機(意思解釋)
- 齜牙咧嘴(意思解釋)
※ 直抒胸臆的意思解釋、直抒胸臆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引物連類 | 謂引證或引喻某一事物,而連帶及于同類的其它事物。 |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 | 四海之內都會有知心朋友;盡管遠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鄰一樣。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遠也親近。海內;四海之內;古時候認為中國四周都是海;把國內稱為海內;現泛指世界。天涯:天邊;比鄰:緊靠的邊鄰。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 |
難言之隱 | 言:說;隱:隱衷;隱情;藏在內心深處的事。難以說出口的隱衷。 |
苦盡甘來 | 盡:終結;甘:甜;美好。比喻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美好的時光已經到來。 |
敵眾我寡 | 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
引鬼上門 | 比喻招來壞人。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獲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發展興旺。更生:重新獲得生命。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將功補過 | 將:拿;補:補償。用功勞補償過錯。 |
夜深人靜 |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膽寒發豎 | 形容恐怖之極。 |
口快心直 | 有啥說啥;想啥說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語言明快。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讜言直聲 | 讜言:公正的言論;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氣壯的言論。 |
百步穿楊 | 百步:一百步以外;楊:指楊樹的葉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形容射箭技巧嫻熟。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眾建賢才 | 建:建樹;賢才:優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空話連篇 | 連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話,缺乏具體內容。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