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待旦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旦:天亮。坐著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出處《尚書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顯,坐以待旦。”《孟子 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例子天下至廣,萬機至猥,誠不可不矜矜業業,坐而待旦也。《三國志 魏志 王基傳》
基礎信息
拼音zuò ér dài dàn
注音ㄗㄨㄛˋ ㄦˊ ㄉㄞˋ ㄉㄢˋ
感情坐而待旦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指坐等。
近義詞坐以待旦、坐而待曙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別財異居(意思解釋)
- 骨肉離散(意思解釋)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釋)
- 名重一時(意思解釋)
- 懸崖勒馬(意思解釋)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釋)
- 己溺己饑(意思解釋)
- 白發蒼蒼(意思解釋)
- 經緯天地(意思解釋)
- 戰天斗地(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香火姻緣(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千家萬戶(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華不再揚(意思解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釋)
- 悲不自勝(意思解釋)
※ 坐而待旦的意思解釋、坐而待旦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名士風流 | 名士的風度和習氣。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 |
眾多非一 | 指類別甚多,不止一種。 |
緣慳分淺 | 慳:欠缺。緣分欠缺。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
論黃數白 | ①謂任意評論是非好壞。②點了黃金又數白銀。極言財富之多。 |
前瞻后顧 | 同“瞻前顧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時形容顧慮過多,猶豫不決。 |
有約在先 | 已經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兵無常勢 | 兵:戰爭;常:常規、不變;勢:形勢。指用兵作戰沒有一成不變的方式。指根據敵情采取靈活對策。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咄咄逼人 | ①氣勢洶洶;盛氣凌人;言語或神態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咄咄:表示驚奇的聲音。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令人驚詫。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春冰虎尾 |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動魄驚心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家無儋石 | 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形容家里沒有存糧。比喻家境困難。 |
錯落有致 | 致:別致;有情趣;錯落:參差交錯;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東施效顰 |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顯得更美。鄰里丑女(后稱東施);機械地模仿;也皺起眉頭;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效:模仿;顰:皺眉頭)。比喻不顧具體條件;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顯得可笑。 |
羊質虎皮 |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孤注一擲 | 注:賭注;賭博時所押上的錢;孤注:賭錢的人在輸急時把所有的錢并在一起作為賭注;擲:這里指賭錢時擲骰子。賭徒在輸急了的時候把所有的錢并作一次押上去;以決最后輸贏。比喻在危急時用盡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