擿伏

詞語解釋
擿伏[ tī fú ]
⒈ ?揭露隱秘的壞事。
引證解釋
⒈ ?揭露隱秘的壞事。參見“發姦擿伏”。
引南朝 梁元帝 《玄覽賦》:“慕 張生 之擿伏,挹 邊延 之勵精。”
《南史·王籍傳》:“仕 齊 為 餘杭 令,政化如神,善於擿伏,自下莫能欺也。”
唐 楊炯 《后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服叛懷遠,擒姦擿伏。”
國語辭典
擿伏[ tì fú ]
⒈ ?舉發隱匿的壞人壞事。
引《漢書·卷七六·趙廣漢傳》:「其發奸擿伏如神,皆此類也。」
分字解釋
※ "擿伏"的意思解釋、擿伏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