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名句 > 辛棄疾的名句 > 但使情親千里近,須信。無情對面是山河。

        但使情親千里近,須信。無情對面是山河。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定風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聽我尊前醉后歌,人生無奈別離何。但使情親千里近,須信:無情對面是山河。

        寄語石頭城下水:居士,而今渾不怕風波。借使未如鷗鳥伴;經慣,也應學得老漁蓑。

        但使情親千里近,須信。無情對面是山河。譯文及注釋

        譯文

        請聽聽我在酒杯前說的這番話,離別本是人生中無可奈何的事情,如果感情好的話,即使相隔千里,也會感覺很近,只是大江對岸的河山太無情了。

        告訴建康的山和水,再也沒有政治上的風波來糾纏我了。即使不能稱為鷗鳥的同伴,但是習慣了以后也能像老漁翁一樣,身穿蓑衣,在江上垂釣。

        注釋

        定風波:詞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風波令、醉瓊枝、定風流等。雙調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兩仄韻,后段六句四仄韻兩平韻。另有雙調六十三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兩仄韻,后段六句四仄韻兩平韻;雙調六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韻兩仄韻,后段五句兩平韻兩仄韻;雙調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兩平韻兩仄韻等變體。

        范廓之:即范開,據稼軒同時所作《醉翁操》題序,知范廓之將去臨安應試。“游建康”,當是預擬之行。建康:即今江蘇南京市。

        “聽我”兩句:謂人生離別本屬無可奈何之事。尊:同樽,酒杯。尊,《說文》:“尊,酒器也。”

        “寄語”三句:寄語建康山水,我已再無風波之虞。石頭城:《元和郡縣志》:“石頭城在上元縣西四里,即楚之金陵城也。吳改為石頭。”居士:古代稱有德才而隱居不仕或未仕的人。此處稼軒自稱。淳熙八年辛丑(1181),稼軒四十二歲,帶湖新居落成,始以稼名軒,自號稼軒居士。渾:全。風波:此指政治上的風波。

        借使:即使。鷗鳥伴:以鷗鳥為伴。黃庭堅《登快閣》詩:“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稼軒《水調歌頭·盟鷗》:“凡我同盟鷗鷺,今日既盟之后,來往莫相猜。”

        經慣:意指經歷一段自我修養,已經習慣于隱居生活。

        老漁蓑(suō):張志和《漁歌子》:“青篛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漁蓑:指漁夫。蓑:蓑衣。

        參考資料:

        1、辛棄疾. 經典傳家 圖解辛棄疾詞[M]. 合肥:黃山書社, 2016.03.第182頁

        2、(宋)李清照著(宋)辛棄疾著. 漱玉詞注[M]. 濟南:齊魯書社, 2009.04.第222-223頁

        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時作者閑居帶湖(今江西省上饒市城外),友人范廓之將游建康,建康在長江邊上,是抗金前線,作者感慨萬端,在席間作此詞送別。

        參考資料:

        1、呂來好編著,古代送別詩詞三百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09,第241頁

        2、(南宋)辛棄疾著;劉坎龍編著. 辛棄疾詩詞詳注[M]. 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12.第194-195頁

        鑒賞

          這是一首送別詞。

          此詞的上片便寫情感,寫送別。開頭三句,“人生無奈別離何”,此是自然之事,亦是情深語,所以無奈者,是人世間終將有別離也,不能不為別離,別離而又無能為,是雖無,亦真不可不為無奈也。即人生中離別是無可奈何的,也是無法改變的。只要親情真摯,使在千里之外,也覺得很近。正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一種曠達。“無情對面是山河”一句寫出作者深沉的感慨,因為建康是當時的抗金前線,詞人也多次登建康賞心亭向北眺望中原山河,這次范廓之又要去建康游覽,于是引起家國之恨。“但使”二語雋永之甚,“無情”兩字,正是詞人壯志未酬的憂怨。此處三句語意尤為拓展,既情深意厚,又胸次開闊。對面無情,咫尺天涯,固是路人姿態,若其衷不同,所謀所想為異,理想志意不相侔,根于現實世界之利益關系,則豈僅無情對面是山河而已,所謂無所不用其極以達其目的,世人豈吝為之者邪。

          下片作見慣世面語,“而今”一句,仍可見作者之英雄豪氣。由于投降派屈辱求和的政策,石頭城下的江水也沒有了那種怒濤。自己被排擠、受打擊,已經閑居山林,假使不與鷗鳥為伴,也和披著蓑衣的漁父差不多。閑適曠達的背后,是志不得伸的憤懣、牢騷。寄語建康故人,而今歸退田園,當無宦海風波之虞。

          此詞寫送行而不流于感傷。明快爽朗,開人心胸。一起點明離宴,似悲實曠。上下兩片,渾然相融,以此短篇而寫尋常事,而能見出作者之性情、思想,而有特出之“神味”。

        辛棄疾簡介

        宋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的詩(792篇)

        猜你喜歡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情侣久久精品|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不卡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 亚洲娇小性xxxx|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亚洲欧洲无码AV不卡在线|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