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譯文及注釋
譯文
博山爐飄出陣陣香霧,子夫秉紅燭引武帝至尚衣軒。長夜漫漫,天還未明,寒雁已過。庭前雪花紛紛,松桂冒雪,與廊下的燈籠交相輝映。堂上賓客們還在飲酒作樂,簾幕中樂聲擾擾。
注釋
博山:即博山爐,又叫博山香薰,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器具。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征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紗籠:紗質(zhì)的燈籠。
嘈:即喧鬧,嘈雜。
鑒賞
這首樂府以漢平陽公主家歌者衛(wèi)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于元朔元年被立為皇后事為題材而作。《漢武帝故事》曰:“武帝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初,上行幸平陽公主家,主置酒作樂。子夫為主謳者,善歌,能造曲,每歌挑上。上意動,起更衣,子夫因侍得幸。頭解,上見其美發(fā)悅之。主遂納子夫于宮。”
劉禹錫簡介
唐代·劉禹錫的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詩(654篇)〕猜你喜歡
- 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
-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
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出自 宋代 晏殊: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出自 唐代 李商隱: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
- 不茶不飯,不言不語,一味供他憔悴。
-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出自 唐代 張籍: 《節(jié)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
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出自 宋代 蘇軾: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
年年歲歲望中秋,歲歲年年霧雨愁。
出自 宋代 曾幾: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 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