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濁
部首氵部 總筆畫9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IJY 五行水 統(tǒng)一碼6D4A
筆順丶丶一丨フ一丨一丶
名稱點(diǎn)、點(diǎn)、提、豎、橫折、橫、豎、橫、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濁(濁)
⒈ ?水不清,不干凈:渾濁。污濁。濁浪。濁流。
⒉ ?混亂:濁世。
⒊ ?聲音低沉粗重:濁聲濁氣。濁音。
異體字
- 濁
漢英互譯
chaotic、confused、corrupted、deep and thick、muddy、turbid
造字法
原為形聲:左形、右聲
English
muddy, turbid, dirty, filthy
※ 濁的意思、基本解釋,濁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濁【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直角切,音濯。水名。《說文》水出齊郡屬嬀山。
又《括地志》濁水,源出蒲州解縣東北平地。
又《水經(jīng)注》濁水,上承雲(yún)陽縣東大黑泉。
又《水經(jīng)注》南昌有濁水。
又水不淸也。《詩·邶風(fēng)》涇以渭濁。
又星名。《爾雅·釋天》濁謂之畢。《史記·律書》濁者,觸也。
又姓。《史記·貨殖傳》濁氏連騎。
又《集韻》竹角切,音斲。人名。《史記·孔子世家》主於子路妻兄顏濁鄒家。
又《韻補(bǔ)》葉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濁【卷十一】【水部】
水。出齊郡厲嬀山,東北入鉅定。從水蜀聲。直角切
說文解字注
(濁)濁水。出齊郡上文不言郡。此字葢淺人增之。厲嬀山。東北入鉅定。厲當(dāng)作廣。嬀當(dāng)作爲(wèi)。皆字之誤。齊郡廣、見前志。後志作齊國(guó)廣。今山東靑州府益都縣、縣西南四里有廣縣故城是也。前志廣下曰。爲(wèi)山、濁水所出。東北至廣饒入鉅定。水經(jīng)注曰。淄水、又東北逕廣饒縣故城南。又東北馬車瀆水注之。水首受巨淀。淀卽濁水所注也。呂忱曰。濁水、一名溷水。出廣縣爲(wèi)山。一名冶嶺山。東北流逕廣固城西。城在廣縣西北四里。又東北流逕堯山東。又東北流逕東陽城北。合陽水。卽長(zhǎng)沙水也。又北逕臧氏臺(tái)西。又北逕益城西。又北流注巨淀。今北陽水源出益都縣西南九迴山。卽古爲(wèi)山。東北流逕城北。又東北逕壽光縣四十里。又北入淸水泊。卽古濁水也。從水。蜀聲。直角切。三部。按濁者、淸之反也。詩曰。涇以渭濁。又曰。載淸載濁。
- 濁的詞語 組詞
- 濁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