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祝
⒈ ?表示對(duì)人對(duì)事的美好愿望:祝福。祝壽。祝捷。祝辭。馨香禱祝。
⒉ ?古代指男巫。
⒊ ?在神廟里管香火的人:祝融。廟祝。
⒋ ?斷:祝發(fā)(
)(斷發(fā),后指僧尼削發(fā)出家)。⒌ ?姓。
⒍ ?古同“注”,敷涂。
異體字
- 祩
漢英互譯
express good wishes、wish
造字法
會(huì)意:像人跪著向神祈禱
English
pray for happiness or blessings
※ 祝的意思、基本解釋,祝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祝【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5畫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
之六切,音粥。贊主人饗神者。《說文》祝,祭主贊詞者,從人口,從示。一曰從兌省。易曰:兌爲(wèi)口,爲(wèi)巫。《徐曰》按易,兌,悅也,巫所以悅神也。《詩(shī)·小雅》工祝致告。《周禮·春官》大祝掌六視之辭。
又屬也。《詩(shī)·鄘風(fēng)》素絲祝之。《箋》祝,當(dāng)作屬。屬,著也。《毛傳》訓(xùn)織也。
又祝融,神名。《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韋昭曰》祝,始也。
又斷也。《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穀梁傳·哀十三年》祝髮文身。
又丁寧也,請(qǐng)求之辭。
又國(guó)名。《禮·樂記》封帝堯之後於祝。
又姓。《左傳》鄭大夫祝,後漢司徒祝恬。
又《集韻》《類篇》職救切,音晝。《詩(shī)·大雅》侯作侯祝。《傳》祝,詛也。《疏》祝。無用牲之文,口告而祝詛之也。《書·無逸》否則厥口詛祝。《疏》以言告神謂之祝,請(qǐng)神加殃謂之詛。
又陟慮切,音註。《周禮·天官》瘍醫(yī)掌祝藥。《註》祝,讀如注病之注,謂附著藥也。《集韻》或作呪。亦作詋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祝【卷一】【示部】
祭主贊詞者。從示從人口。一曰從兌省。《易》曰:“兌爲(wèi)口爲(wèi)巫。”之六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祝)祭主贊?者。從示。從兒口。此以三字?意。謂以人口交神也。一曰從兌省。易曰。兌爲(wèi)口、爲(wèi)巫。此字形之別說也。凡一曰。有言義者。有言形者。有言聲者。引易者、說卦文。兌爲(wèi)口舌、爲(wèi)巫。故祝從兌省。此可證虙羲先倉(cāng)頡製字矣。凡引經(jīng)傳。有證義者。有證形者。有證聲者。此引易證形也。之六切。三部。
- 祝的詞語 組詞
- 祝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