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倭
部首亻部 總筆畫10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WTVG 五行火 統(tǒng)一碼502D
筆順ノ丨ノ一丨ノ丶フノ一
名稱撇、豎、撇、橫、豎、撇、捺、撇點、撇、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倭
⒈ ?古代對日作戰(zhàn)時稱日本為倭:倭奴。倭寇。倭刀。
其他字義
倭
⒈ ?古同“逶”,逶迤。
異體字
- 逶
漢英互譯
an old name for Japan
造字法
形聲:從亻、委聲
English
dwarf; dwarfish, short
※ 倭的意思、基本解釋,倭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倭【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玉篇》《唐韻》於爲(wèi)切,音煨。《說文》順貌。
又倭遲,回遠貌。《詩·小雅》周道倭遲。與逶迤,迆,委蛇,威遲,委移
通。
又人名。魯宣公名倭。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禾切,音渦。《前漢·地理志》樂浪海中有倭人,分爲(wèi)百餘國。《師古註》魏略云:倭在帶方東南大海中,依山島爲(wèi)國。度海千里,復(fù)有國,皆倭種。
又《廣韻》烏果切《集韻》鄔果切,音婐。倭墮。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倭【卷八】【人部】
順皃。從人委聲。《詩》曰:“周道倭遟。”於爲(wèi)切
說文解字注
(倭)須皃。倭與委義略同。委、隨也。隨、從也。廣韻作愼皃。乃梁時避諱所改耳。從人。委聲。於爲(wèi)切。十六部。音轉(zhuǎn)則烏何切。詩曰。周道倭遟。小雅四牡文。傳曰。倭遟、歴遠之皃。按倭遟合二字成語。韓詩作威夷。故與須訓(xùn)不同。而亦無不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