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僮
部首亻部 總筆畫14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WUJF 五行金 統(tǒng)一碼50EE
筆順ノ丨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名稱撇、豎、點(diǎn)、橫、點(diǎn)、撇、橫、豎、橫折、橫、橫、豎、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僮
⒈ ?封建時(shí)代受奴役的未成年人:書僮。僮仆。
⒉ ?古同“童”。
其他字義
僮
⒈ ?〔僮族〕中國少數(shù)民族,今改作“壯族”。
異體字
- 偅
- 壯
- 獞
造字法
形聲:從亻、童聲
English
page, boy servant
※ 僮的意思、基本解釋,僮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僮【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說文》未冠也。
又《前漢·衞靑傳註》僮者,婢妾之總稱。《史記·貨殖傳》卓王孫家僮八百人。《前漢·張安世傳》僮七百人,皆有手技。《玉篇》僮幼迷荒者。《詩·鄭風(fēng)》狂僮之狂也且。《傳》狂行僮昏所化也。《廣雅》僮,癡也。今爲(wèi)童。
又無知貌。《揚(yáng)子·太玄經(jīng)》物僮然未有知。
又竦敬貌。《詩·召南》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徐,僮,取慮三縣名,屬臨淮郡。
又姓。漢交趾刺史僮尹。《鄭樵·族略》卽童姓。或從人,以別其族。《韻會》《說文》童,孥也。僮,幼也。今以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僮【卷八】【人部】
未冠也。從人童聲。徒紅切
說文解字注
(僮)未冠也。?部曰。男有辠曰奴。奴曰童。按說文僮童之訓(xùn)與後人所用正相反。如穜種二篆之比。今經(jīng)傳僮子字皆作童子。非古也。襍記注曰。童、未成人之稱。學(xué)記注曰。成童、十五以上。引伸爲(wèi)僮蒙。玉篇引詩。狂僮之狂也且。傳曰。狂行、僮昏所化也。廣雅曰。僮、癡也。若召南僮僮、竦敬也。則又如愚之義也。從人。童聲。徒紅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