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闕
部首門部 總筆畫13畫 結構上三包圍
五筆UUBW 五行金 統一碼9619
筆順丶丨フ丶ノ一フ丨ノノフノ丶
名稱點、豎、橫折鉤、點、撇、橫、豎折/豎彎、豎、撇、撇、橫撇/橫鉤、撇、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闕(闕)
⒈ ?古代用作“缺”字??杖保荷懈蛾I闕。有懷疑的事情暫時不下斷語,留待查考:闕疑。
⒉ ?過錯:闕失。
⒊ ?姓。
其他字義
闕(闕)
⒈ ?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宮闕。
⒉ ?皇帝居處,借指朝廷:闕下。“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⒊ ?京城,宮殿:“城闕輔三秦”。
⒋ ?陵墓前兩邊的石牌坊:墓闕。
異體字
- 闕
造字法
形聲:外形內聲
English
watch tower; palace
※ 闕的意思、基本解釋,闕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闕【戌集上】【門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袪月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月切,音
?!墩f文》門觀也?!缎煸弧分醒腙I而爲道,故謂之闕?!队衿废笪宏I也?!稄V韻》闕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爲道也?!墩崱穼m門雙闕也。《韻會》爲二臺于門外,作樓觀於上,上員下方,以其縣法謂之象魏。象,治象也。魏者,言其狀魏魏然高大也,使民觀之,因爲之觀,兩觀雙植,中不爲門。
又宮門、寢門、冢門皆曰闕。《古今注》闕,觀也。古每門樹兩觀於其前,所以標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則可遠觀,故謂之觀。人臣將至此,則思其所闕,故謂之闕?!稜栄拧め寣m》觀謂之闕?!对姟む嶏L》挑兮達兮,在城闕兮?!秱鳌穪\城而見闕?!蹲髠鳌でf二十一年》鄭伯享王于闕西辟?!对]》闕,象魏也。《史記·高祖紀》立東闕、北闕。
又《秦本紀》築冀闕?!对]》劉伯莊云:冀猶記事,闕卽象魏也。
又《廣韻》失也,過也。
又《集韻》乏也,空也。
又《增韻》不恭也。
又《玉篇》少也?!蹲髠鳌こ墒辍酚钟I翦我公室。
又《廣韻》不供也。《左傳·襄四年》敞邑褊小,闕而爲罪?!对]》闕,不供也。
又《增韻》虛也?!抖Y·禮運》三五而闕?!对]》一盈一闕,屈伸之義也。
又《增韻》游車補闕者曰遊闕?!吨芏Y·春官·車僕》掌戎路之萃,廣車之萃,闕車之萃?!对]》闕車,所用補闕之車也?!蹲髠鳌ば辍放它h率游闕四十乗。《註》游車,補闕者。
又不合也。《前漢·王莽傳》歸師勿遏,圍城謂之闕?!对]》此兵法之言也。闕,不合也。
又毀也。《禮·曾子問》入自闕?!对]》闕,謂毀宗也。
又《正韻》闕翟后服刻繒爲衣,不畫也?!吨芏Y·天官·內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緣衣)。《註》闕狄,畫羽飾。展衣,白衣也?!对姟ばo風·玼兮玼兮其之翟也傳》褕翟,闕翟,羽飾衣也。
又劒名?!盾髯印ば詯浩逢H閭之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
又國名?!蹲髠鳌ふ咽迥辍逢I鞏之甲?!对]》闕鞏國所出鎧。
又獸名?!稜栄拧め尗F》闕洩多狃?!妒琛逢I泄,獸名。其腳多狃。狃,指也。
又山名?!肚皾h·司馬相如傳》遺屯騎於闕兮。《註》
闕,北極之山也。
又塞名?!稇饑摺纺四ρ酁跫I,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对]》闕,塞名也。
又《史記·周本紀》西周恐,將天下銳師出伊闕,攻秦。《註》括地志云:在洛州南十九里。
又《廣韻》姓也。出下邳。漢有荊州刺史闕羽三。
又《正韻》亦作屈。
又《正韻》其月切,音橜?!蹲髠鳌る[元年》潁考叔曰:若闕地及泉。
又《襄二十一年》方暑闕地,下冰而牀焉?!秴钦Z》闕爲石郭,陂漢以象帝舜?!对]》闕,穿也?!豆茏印ど綑鄶灯繁惫芯蜿I而得龜者?!对]》穿地至泉曰闕。
又《韻補》葉音檜。《程曉·贈傅詩》元服初加,萬福咸會。赫赫應門,嚴嚴朱闕。
又葉音乞?!栋喙獭け闭黜灐防渍鹁旁?,電曜高闕。金光鏡野,武旗冒日。
又葉音卻。《鄭虔季·贈陸雲詩》閶闔,南端啟籥。庶明以庸,帝聽式闕。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闕【卷十二】【門部】
門觀也。從門欮聲。去月切
說文解字注
(闕)門。觀也。釋宮曰。觀謂之闕。此觀上必加門者、觀有不在門上者也。凡觀與臺在於平地、則四方而高者曰臺。不必四方者曰觀。其在門上者、則中央闕然、左右爲觀曰兩觀。周禮之象魏、春秋經之兩觀、左傳僖五年之觀臺也。若中央不闕、則跨門爲臺。禮器謂之臺門、左傳謂之門臺是也。此云闕門觀也者、謂門有兩觀者偁闕。從門。欮聲。去月切。十五部。
- 闕的詞語 組詞
- 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