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我不禁為自己無意間打上的問號而發顫。確實,“道德”這兩個字,顯得莊嚴肅穆卻又模糊。有太多層紗蒙在他的面前,使我看不清他。
在權力面前,我看不見道德。“我爸是李剛!”這句話想必誰都不陌生。肇事者依仗自己的父親是公安局副局長,醉駕撞人一死一重傷,卻還能明目張膽地說:“有種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剛!”對待生命不心存敬畏,肇事犯錯還理直氣壯,甚至不知悔改。在他的身上,在權力面前,你還能找到道德嗎?
在利益面前,我看不見道德。好心人將肇事逃逸事件中的受害老人送去醫院,老人家屬反將善良小伙子冤枉成肇事司機索要賠償,受傷老人卻一聲不吭。在金錢利益面前,在老人及其家屬身上,你還能找到道德嗎?這之后,在街上看見老人摔倒暈倒,誰敢不“吸取教訓”視而不見呢?在這些人身上,在個人利益面前,你還能找到道德嗎?
道德,他往往被權力和利益誘惑遮蓋,但人們卻又無法忽略他的光芒。你是否還記得那些拾金不昧的事例?你是否還記得像孟祥斌那樣為救人而獻出自己生命的行為?你是否還記得許多像雷鋒那樣幫助別人的人們?是什么促使他們義無反顧地做好人好事?沒錯,是道德。
沒有道德的人給社會帶來的是壞印象,是人與人之間的仇恨,埋怨,是關系的惡化。有道德的人,給社會留下的是好印象,是社會給予他的表揚,是人們對他行為認可,以及品質的崇敬。
假如醉駕肇事者心存道德,他就不會不守法律,悲劇就不會發生。假如受害老人心存道德,就不會不說公道話,讓好人蒙冤,讓壞人逃逸,讓正義得不到伸張。這就更說明了,我們需要道德。
道德是什么?他是和諧安定的催化劑。有了道德,悲劇得以避免,生命得以延續,社會更加和諧,人們更加互相關愛。
道德是什么?他是每個人都應該盡的一種義務。我們要有道德,以保護自己的生活環境。我們要有道德,讓法律被遵守,安全被保障。我們要有道德,只有把他作為義務,才能人人都遵守并踐行,使生活變得美好。
道德是什么?他是一種條件反射。救人的勇敢者往往沒有七想八想,而是抓緊時間;拾金不昧者往往先想失主是誰而不是清點鈔票。他就是每個人心中都存在的強大力量,驅使你摸著良心做好人好事。
道德已被重紗遮住,但正義必將戰勝邪惡,我們需要道德,我們呼喚道德,我們相信道德的力量。如果你心存道德,那就發揚他,如果你的道德還在沉睡,那就喚醒他。讓我們都做有道德的人,成為勇士,驅散社會上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