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復習的內容是文言文專題,所以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把一些重要的篇目又復習了一遍。第一次在學《陳涉世家》的時候,由于是文言文,所以對課文不曾留下太多的關注,只是記下了一些文言詞匯和起義的相關情節。第二次的復習的時候,陳涉那幾句富有個性的話語,讓我久久不能忘卻。秦朝的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一個強大的帝國,為了便于統治,秦王曾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實行了不少改革,對社會的的發展有過一定的推動作用。
但與此同時,秦王朝也實行了一系列的反動政策,“失期,法皆斬”的野蠻法令;“焚書坑儒”的專制與束縛:繁重的徭役賦稅……在那個社會背景之下,百姓是卑賤的,盲從的,高壓的統治與艱難的處境讓人窒息。所以,當陳涉在田間地頭抱怨“茍富貴,勿相忘。”時,卻得到了“何富貴也?”的質問與嘲笑。鄉鄰的無奈與麻木,深深觸動了陳涉的心弦。面對這一群可氣但更可憐的鄉鄰,終于喊出了積蓄已久的誓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份志氣讓人欽佩。隨著情節的推進,陳涉把我帶進了那段驚心動魄的歲月。“密謀分析”、“篝火狐鳴、丹書魚腹”、“激尉殺尉”等情節中,人物的形象更加清晰、感人。尤其是面對強秦的統治,能有勇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豪言壯語,足見其膽略與抱負。起義的結果雖然讓我們很惋惜,但戰爭的結束,卻為以后的反抗與起義留下了希望的火種,繼之而起的劉邦、項羽完成了勇者的心愿。陳涉的壯舉,留給了后人太多的思考。面對強權與不平時,我們應該為了尊嚴和不倒的身軀去抗爭、戰斗。還有就是,人如果想成就一番事業的話,就應該有一個遠大的抱負和志向。
正如人們常說的“立志才能成才”,“有志者,事竟成”。只有這樣,人生才會有奮斗的目標,才會有不竭的動力。巴斯德,是法國19世紀著名微生物學家,化學家,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有一天,他注視著桌上一瓶酸牛奶。凝神思索:酸奶的發酵,是由于化學變化呢,還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呢?當時還沒有能解答這個問題。他整天整認地,在一間悶熱的簡陋的實驗室里進行試驗研究。臉上被油煙熏黑了,衣服也布滿污垢。時而呆立不動,時而狂奔疾走。有人說:巴斯德得了精神病。不知經過了多少不眠之認,巴斯德終于成功了!他科學地證明了:酸牛怒的發酸是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并且寫成了著名的《乳酸發酵》一書。
在微生物發酵和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并且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可見,學術上的研究和探索,同樣也需要有一個遠大的抱負和志向。作為一名初三畢業生,馬上就要面臨畢業和升學的選擇,處于十字路口的我們,也曾有過彷徨與徘徊,也曾有過憧憬和悔悟,在各種情緒的交織中,時間一天天變少,畢業的氣氛也逐漸濃起來了。
在這最后的日子里,我想我們應該向那位強者學習,無論將來的中考成績如何,都不要輕易忘卻剛上初三時自己許下的心愿,為自己以后的學習、生活多留下一些感動和激勵。“無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長志”,所以,我們更應在這選擇的路口,為自己的明天立下一個“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