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恩中成長——讀《先知》有感除了回旋在你心靈的內在自我,還有什么能夠伴隨你一生,并讓你在感恩它時,獲得生命的拔節呢?——題記僅僅55頁,紀伯倫就把自我的極致境地,娓娓道來。愛這是最基本的情感,又是深藏在心底的大隱秘。
起初我以為,愛是一種甜蜜的樂,是人們苦苦尋求的逸樂。被主所選,為主所愛的穆斯塔法卻告訴我:愛為你們戴上樂的冠冕時,也會把你們釘在痛的十字架上。愛,除了自己,既不給予,也不索取。愛,既不占有,也不被任何人占有。閱讀后的紙頁被風吹起,每個鉛字仿若隨風揚起,化作無垠的心靈蒼穹。
蒼穹里,我望見了愛的火炬之光。什么是愛?愛就是對自我的實現,愛就是剝下面具的過程。愛的光只愿親撫我們裸露的臉龐。我們對他人的愛,是因為在他人身上看見了我們喪失的自我。明白了這一點后,我們就可以不斷回歸自我。回歸的過程是痛苦和甜蜜的交響,最終因這種回歸,我們得以成長。我感激愛,感謝這讓我回歸的力量。我在回歸自我中成長,在愛中升華。美在水泥鋼筋交錯的世上,在對一切生與非生的修整后,美成了最常見,也最浮夸的東西。我這樣嘆息著。但,被主所選,為主所愛的穆斯塔法勸說我:美是一顆燃燒著的心,一個陶醉的靈魂。
美是攬鏡自照的永恒,而你們就是永恒,你們就是鏡子。先知的思想仿若流星,不經意地一劃,如此美麗。什么是美?美就是對自我的肯定,美就是自我被洗凈后,在上帝面前展示的一切。我為曾經的想法羞愧,那種思想是在否定的靈魂中誕生的。自我永遠是美的,而每個人的不自信和對自我的忽視,就讓它蒙塵,直至掩埋了自身。我感激美,感謝這讓我面向陽光的自信。我在肯定自我中成長,在美中升華。善與惡所謂惡不就是被自身饑餓折磨得精疲力竭的善嗎?被主所選,為主所愛的穆斯塔法這樣認為。我也深以為然。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善惡之別?
惡即是善,善惡之別全在外在的人與內在自我的協調。能,則為善;否,則為惡。調節一切的能力,就浮在自我的蒼穹之上。只有自知者才能觸及。我感激這種協調之力,感謝這矛盾和重合。我在調合自我中成長,在善與惡,矛盾與和諧中升華。死亡恐懼,在終了時,人們總有這感覺。而被主所選,為主所愛的穆斯塔法卻說:死亡不就是赤身裸體地站在風口上,消融在烈日之下嗎?只有飽飲靜默河水時,你們才能真正引吭高歌。只有到達山頂之時,你們才能開始登高。只有大地包容你們的肢體之時,你們才能真正手舞足蹈。書本上的詞句如同霹靂震響了我,讓我深思。什么是死亡?
死亡就是對自我徹底的放縱。死亡是從無止息的潮汐中解脫,不羈地追隨上帝的精神而去。我感激死亡,感謝這種自由,放縱。我等待著最后的成長,等待終了之時的升華。我明白放縱自我就是凌駕于上帝寶座上的終極。背后的……什么是我們真正要感謝的?什么讓我成長?愛,美,善與惡,死亡背后究竟是什么?是自我,審視自我,感恩自我就能成長。須知自我就是無限,自我就是包容自然的大空。我在這里提到的種種,和更多的種種被稱之為“理”。這個“理”就是促進內在成長的根本。“理”在何處?天理即人欲,人欲即自我。關注自我吧,你會發覺此前的追求,就在內心。我們在感恩自我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