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學生大多數不做家務事了,以前我們爸爸媽媽做學生的時候天天做家務,而且比較多,時間長。
大多數的學生說不要做家務了,他們都說學生的現在任務只有學習,而不是做別的事,這句話就不對了,能說學生就是學習一個任務嗎?其實,學生有許多任務,但其他的任務并沒有學習這件事的任務重要。
我認為,學生應該做家務事,因為它不僅僅只是孝敬父母,作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就應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做家務事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鍛煉,在做家務活中,不僅僅只是動手,而且也是動腦。洗衣做飯這些都是力所能及的勞動,從而培養了我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
孟子曾經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古人都懂得這個道理,難道我們還不應該明白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長大后要是有宏偉的事業,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做家務是不是個通向成功的堅實起點?
何況,一個人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踏入社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學會獨立生活,自己照顧自己,如果沒有一點兒生活經驗,又怎么能談得上為四化建設出力?中國的孩子為何表現得這般脆弱?原因是由于平時在家嬌生慣養,不熱愛勞動,沒有強壯的體魄和旺盛的精力,以至于生活不會自理,怕苦怕累,但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丟掉了我們中華民族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這難道不是令人沉思的問題嗎?
總之,中華民族要振興,要發展,需要的決不是無用的書呆子,而是能文能武的人才。希望每個中學生都要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將來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