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如一股涓涓細流,滋潤干涸的心靈。母愛又是人生海洋上的指明燈,引領我們追求光明。它平凡,卻在平凡中孕育一份驚人的偉大!“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份沉甸甸的母愛,有誰能夠掂出它的分量,有誰能夠真正償還呢————題記
《愛的教育》,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從《愛的教育》中,我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于愛的一些思索:愛就媽媽的腳步聲。
我生病時,媽媽的腳步是急促的。有一次,我發燒了,父親只是問有沒有事,怎么樣,吃點藥吧。可是我吃完藥并沒有起什么作用。母親回來了,看我燒的厲害,她一順手就把我抱了起來,頭也不回地向醫院跑去。父親在后面緊跟。一檢查我需要住院。這時她不光要去上班,還要在家與醫院之間不斷往返,直到我病情好轉。在那段時間里,媽媽既要照顧我又要忙自己的事情,急促的腳步聲中多了一些沉重,也多了些疲憊,但她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歇過,這都是為了我,為了她的孩子。雖然父親也為我做了許多,但他沒有母親那種細膩。我現在上中學了,學習任務也繁重了,每當伏案學習的時候,媽媽的腳步就變得很輕盈。雖然她要在房間中來回走動,不停的做家務,但她的腳步從來都是輕輕地,她怕打擾我。在她的心中,她可能認為無論多么細微的的聲響,就連這細微的腳步聲,也可能會干擾我。所以,我每次寫作業時,我總會聆聽母親那很輕的腳步聲,體會媽媽對我深深的關愛。有時在我進入夢鄉前,媽媽的腳步也會時常出現在我的床頭。那腳步也是輕盈的,怕打擾我的睡眠,伴隨著腳步聲,媽媽幫我蓋好被子,然后那腳步聲又漸漸遠去,在這愛的樂曲聲中,我進入甜蜜的夢鄉。隨著歲月的流逝,媽媽的腳步就變得遲緩起來,但不變的永遠是媽媽對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