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詞,草長鶯飛,說得很美。讓人想起春天繁花似錦一片安和的圖景。那里,有交錯的阡陌,星羅棋布的黑墻白瓦。某一家的門口或許種著杏花,被風吹落疊在門前朱紅的臺階上,哀而不傷。而不遠處就是彎彎曲曲的小河在潺潺流淌,長久地馱著古老的石橋,帶著兩岸人家的飲食煙火緩慢前去。襯著碧綠的菜畦,漠漠如織。就連荷鋤的農人經過,身上也沾染那種靈秀的芬芳。
那個地方,就是我的家鄉。安然地居于川北一隅,在流水和青山的襯托下竟有些江南的韻致。她柔婉而靈動,讓人愛。可也正是這種愛,讓人在失去的時候,倍感惋惜。
她是如此脆弱,如同開在山野里的小小蘭花不禁人攀折,一條高速就讓她面目全非。
外婆家門口有棵杏樹,每年春天都開出素色的花朵,結著一樹的果實。路修起來后去看,只剩孤零零的樹,結出的果實沒人去摘,于是爛了一地。阡陌邊的碧竹也被伐去,露出不遠處的河床,再不同以往只有坐在竹林中才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入夜,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聽著河水一個勁的翻滾著,在漆黑黑的山坳中很是空曠。窗外依舊掛著細小的繁星,分成一格一格的水田也依舊在月光下泛著冰涼粼粼的光。卻不知為什么讓人心里空空的,仿佛只余下這片曠野,沒有人煙,亦沒有聲響。
清早起來,順著剛修好的柏油路走,陽光明得晃眼。母親說,這里以后要發展新城。外婆家的房子不久也要拆了,會住到新的安置區里去。順手往山那邊一指。遠得慌。唉,我今后就連在夜里聽著水聲入眠的權利也沒有了,不覺惘然。憤憤地想,憑什么啊,我都還沒在這里住夠!說實話,我在老家度過的時光并不多,而且每次回來都是恨恨的。恨地方偏遠,要坐上空氣污濁的客車顛簸;恨外婆家房檐低小,進進出出都要沾上土墻上的灰;也恨那些藏在陰暗角落里的小蟲,透過琉璃瓦的陽光照不亮它,偶爾還會鉆進人的飯碗。可是真等到要失去了,才倍感懷念與不舍。
據說,沿著這條路可以一直走,走到河對岸的工業區去,省了從前坐渡船的煩惱。可是這樣的便利并不讓我雀躍。以往的大年初一,全家人一起到河對岸去趕集。大家一個跟著一個,穿過被露水覆蓋的田間小路,一邊聊著家長里短,評論各家地里莊稼好壞,一邊互相提醒要小心走路,不要摔到溝里去。雖然麻煩,
有一個詞,草長鶯飛,說得很美。讓人想起春天繁花似錦一片安和的圖景。那里,有交錯的阡陌,星羅棋布的黑墻白瓦。某一家的門口或許種著杏花,被風吹落疊在門前朱紅的臺階上,哀而不傷。而不遠處就是彎彎曲曲的小河在潺潺流淌,長久地馱著古老的石橋,帶著兩岸人家的飲食煙火緩慢前去。襯著碧綠的菜畦,漠漠如織。就連荷鋤的農人經過,身上也沾染那種靈秀的芬芳。
那個地方,就是我的家鄉。安然地居于川北一隅,在流水和青山的襯托下竟有些江南的韻致。她柔婉而靈動,讓人愛。可也正是這種愛,讓人在失去的時候,倍感惋惜。
她是如此脆弱,如同開在山野里的小小蘭花不禁人攀折,一條高速就讓她面目全非。
外婆家門口有棵杏樹,每年春天都開出素色的花朵,結著一樹的果實。路修起來后去看,只剩孤零零的樹,結出的果實沒人去摘,于是爛了一地。阡陌邊的碧竹也被伐去,露出不遠處的河床,再不同以往只有坐在竹林中才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入夜,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聽著河水一個勁的翻滾著,在漆黑黑的山坳中很是空曠。窗外依舊掛著細小的繁星,分成一格一格的水田也依舊在月光下泛著冰涼粼粼的光。卻不知為什么讓人心里空空的,仿佛只余下這片曠野,沒有人煙,亦沒有聲響。
清早起來,順著剛修好的柏油路走,陽光明得晃眼。母親說,這里以后要發展新城。外婆家的房子不久也要拆了,會住到新的安置區里去。順手往山那邊一指。遠得慌。唉,我今后就連在夜里聽著水聲入眠的權利也沒有了,不覺惘然。憤憤地想,憑什么啊,我都還沒在這里住夠!說實話,我在老家度過的時光并不多,而且每次回來都是恨恨的。恨地方偏遠,要坐上空氣污濁的客車顛簸;恨外婆家房檐低小,進進出出都要沾上土墻上的灰;也恨那些藏在陰暗角落里的小蟲,透過琉璃瓦的陽光照不亮它,偶爾還會鉆進人的飯碗。可是真等到要失去了,才倍感懷念與不舍。
據說,沿著這條路可以一直走,走到河對岸的工業區去,省了從前坐渡船的煩惱。可是這樣的便利并不讓我雀躍。以往的大年初一,全家人一起到河對岸去趕集。大家一個跟著一個,穿過被露水覆蓋的田間小路,一邊聊著家長里短,評論各家地里莊稼好壞,一邊互相提醒要小心走路,不要摔到溝里去。雖然麻煩,
卻有炊煙裊裊般的樸素溫馨。哪里是簡單的一個便利所能給予我們的?
也許是我的自私,也許是我的局限。鄉村總歸要發展,開田辟野也是遲早的事,但是我卻不愿,過早看見那些留存于我腦海中的美麗的逝去。公路橋下的人們依舊喜氣洋洋地走來走去,我也終于明白,故鄉不可避免地要逝去,帶著她的榮光一起,不過幸好,我曾記得,她那么美麗地在過。也許有一天,在夢里,又會看見,春天草長鶯飛繁花似錦的圖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