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狀,當今食品生產出現問題?食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物質,是人們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產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各種新型食品層出不窮,食品產業已經在國家眾多產業中占支柱地位。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營養、食欲),安全是消費者選擇食品的首要標準。原體(微生物)污染問題。企業違法生產、加工食品現象不容忽視。食品流通環節經營秩序不規范。新技術新資源的應用帶來新的食品安全隱患。
食品安全研究發現的新問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滯后。檢測水平低,不能滿足當前的需要。食品安全保障隊伍素質有待提高。場監督局的統計顯示,2011年以來,市監局共處理有關食品投訴或者舉報8969宗,投訴數量位居第一。集中反映食品過期、變質、假冒偽劣等問題。反映的問題食品多發生于無食品經營資質的經營者銷售的食品,或者食品標簽標識不齊全、包裝簡陋,三是經營場所簡陋或者食品儲存條件不符合食品存放要求。產生的根源在于人們欲望和貪念,商家想賺錢,最快的路就是造假和充數;特別是商家,要是違著良心做買賣,搞那些對人體有害的混入其中,就會讓群眾身心受傷,對食品的猜疑等等,對社會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2。對于食品安全廠家為什么這樣做?毒奶事件爆發以后,民眾對食品安全問題更加重視,比如,對名牌產品不再迷信,對食品的生產知識越來越了解,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對于如何保障食品的安全問題上,絕大部分中國人都犯了迷糊,他們寄希望于政府,認為只有政府加強監管,才能杜絕此類事件的再度發生。有的人甚至天真地認為,食品安全事關百姓生死存亡,政府應當通過加強監管來預防一切有毒有害的食品進入市場。
毒奶事件已經過去,但是如果社會沒有認清事件的真實面目,反而求助于政府越來越嚴厲的行政監管時,這對于掌握生殺予奪權力的官員們來說也許是莫大的福音,但對于平民百姓難保不是災難的開始;而如果我們明白了上述道理之后,全社會敦促政府建立起一整套及時公開的信息披露制度,或許也會有一些令民眾不愉快的食品安全問題發生,但市場經濟的自我糾錯機制也會相應啟動,無論如何也不會再造成如毒奶般席卷全國的驚天災難。3國外商品生產情況?國外冷凍食品生產情況美國是世界上發展速凍食品最早,也是產量最高,花色品種最多,人均速凍食品消費量最高的國家。
據美國《國際速凍食品》雜志報道,1991年全美各類速凍食品產量高達1309.2萬噸,產值502.8億美元,人均消費量為58.98公斤,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產量最大的是冷凍蔬菜和冷凍調理食品,分別占32.5%和23.92%。歐洲,盡管經濟不景氣的壓力與氣氛依然到處彌漫,但以英、法、德等十三國為主體的歐洲聯盟國家的冷凍食品市場并未受到影響,1994年冷凍食品總消費量繼續上升,達873萬噸,含禽肉類產品(表1),比1993年的832萬噸增長4.9%,平均每人每年消費量為24.5公斤,即使不計算禽肉類產品的消費量,每人每年平均亦達21.1公斤。如果,再加上歐洲聯盟以外的希臘、愛爾蘭及葡萄牙等三個國家冷凍食品的產量11.12萬噸、9.5萬噸和5.5萬噸t則歐洲16國的冷凍食品產量已過900萬噸。由表1中可見,英國仍然是歐洲最大的冷凍食品市場,盡管1994年畜肉、禽肉和魚三大品種的銷售量減少,但冷凍食品總消費仍增長3.6%。人均年消費量亦高達39.6公斤,僅次于丹麥,在歐洲排名第二。4食品安全的防治措施1)生產區域安全:生產區域未經許可或授權人員不得隨意進入;設置提醒標志或門禁進行管理,對于投料口等重點區域安裝監控。2)化學品安全:嚴格執行化學品領用、儲存、使用管理規定以及包裝物管理。3)水源安全:自備水井、儲水設備、水處理設施等設有限制未經許可人員進入的硬件設施,并上鎖由專人進行管理,定期對供水管網進行排查。4)人員安全:要采取諸如企業文化建設、定期與員工交流等方式,引導和處理員工情緒,同時采取身份確認等方式加強臨時聘用人員管理。5)外來風險管理:一是把好門衛關,二是加強與外界直接相連的窗戶、通風口等的管理與防護。6)可追溯性管理:在物料采購、驗收、儲存、領用、使用過程和產品生產過程建立并有效實施產品生產全過程的可追溯性信息管理,保證記錄的真實、完整。7)原材料及與酒直接接觸材料的安全管理:如原料管理、瓶蓋管理、過濾助劑管理等,可以實施專人管理或電子監控。
8)工裝以及個人物品的管理:嚴格講啤酒企業的工裝應實行嚴格的管理,保持整潔,必要時只限工作區域使用,同時生產現場限制或嚴禁出現個人物品。9)設施安全:優化設備配置,重點是管路設計;配備必要的標識提醒;優化原輔材料的儲存環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