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街頭,我獨自漫游。觸摸靈魂的那一道光,我一直不能忘記,燈下是明亮,沒有光的地方時黑暗。喜歡自己靜靜地坐在那昔日的階梯,一個人欣賞光下的斑斕。傷感的世界卻是那么值得思考,總使人費神所思。
我遙望天空,除了黑漆漆便沒有什么,大概是天氣的原因,寂寞的天空披上了薄薄的紗衣,一切都是灰蒙蒙的。因為這樣,我今天比平時早回家好幾個小時,那天空也讓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了。我仿佛聽見了一陣陣哭聲,大概是嫦娥在矯情哭泣吧。
回到家,我草草吃過飯后便來到自己的臥室,準備做作業了。作業的作文讓我犯了難,題目是:“月光下的童年。”一開始我認為這題目很老套,但是仔細想想我似乎沒有童年的經歷,更別提“月光下的”了,我焦急萬分,也不知道該從什么地方下手好。我的腦海萌想到一個不好的念頭:干脆去抄一篇吧!我正打算翻找作文書,但我有些猶豫了。“如果,我自己都去抄,同學們不是瞧不起我了嗎?老師還會批評我的。可是,我根本沒有這些記憶,我一點思路都沒有啊!”我一個人自言自語地說。最后我猛然想起了一句話,我已還記得那是爸爸經常對我說過的話:“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自信,就等于沒有了人生的目標,一個人如果只追求外表的完美是遠遠不夠的,當你陷入窘境或不知道怎么做時,你一定要保持好平穩地心態,不要沖動,沖動的人是魔鬼。”我反反復復地想了一遍,我下定決心不能去抄作文書,嚴重的說一次就是一個人生的污點。
這時,媽媽從廚房端來了一杯香醇的牛奶。這時我的腦中有一個好主意,我看著拿杯牛奶,思路反而清晰了。因為我知道小時候家境并不是很好,但是早晚我都會喝上一杯香醇的牛奶,這牛奶的價值是爸媽辛苦地工作換來的,“錢來之不易”這句話的理解從我3歲的時候便明白了。慢慢地,作文我完成了!題目是:《月光下的童年》
開頭一段是:
童年對我陌生而又熟悉,小時候的我記憶雖然模糊,記的事情都是半只未懂,很多事情都不能明白。可是月光下的童年的我一直都變換著表情、心情。我們全家都在天樓上聊天,“撲通——”我不知怎的不小心絆了一跤,把膝蓋的一層皮都擦破了,“嗚嗚——”我不知道害羞,反而哭得越來越大了,媽媽拍去了灰塵笑著說:“你這個淘氣鬼!”我聽到這哈哈大笑起來,“媽媽,早就不疼了。”
末尾的一段是:
童年的酸甜苦辣咸,我每一種味道都親自品嘗過了。你也我經歷的事情多嗎?在學校我是個“乖乖女”,回到家倒成了正宗的“淘氣包”月光下的童年是最值得珍藏的。童年有笑有哭,有甜有苦,有樂有悲,更有快樂的記憶。
昏暗的街頭,我獨自漫游。觸摸靈魂的那一道光,我一直不能忘記,燈下是明亮,沒有光的地方時黑暗。我與小伙伴或是好朋友一直在快樂中度過每個春夏,我很知足了。我現在不再寂寞了,觸摸靈魂的那道光,它已經不叫寂光了。當然,那個時候的我,一夜之間的我,她也不是真正的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