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婷“說牛不是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迸笥褌?,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動物嗎?對,是蝸牛。
去年夏天,姥姥在錦江山上捉了三只蝸牛,帶回家送給我。
蝸牛的樣子很可愛。頭上長著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長的上面長著兩只眼睛,短的下面長著一張小小的口。它們的身子半透明,軟軟的、黏黏的、涼涼的。背上背著海螺形的“房子”,漂亮極了!
我拿來一個玻璃瓶,放進沙子,再澆些水,布置了一個潮濕的環境,
然后把蝸牛一只只放入瓶里。我拿來一片鮮嫩的菜葉扔進瓶里。蝸牛先用觸角點了點菜葉,然后小口小口地吃了起來。
吃飽了,一只蝸牛沿著瓶壁往上爬。我很好奇它為什么不會掉下來呢?我發現蝸牛爬過的路上留下一條長長的、亮亮的、黏黏的痕跡,
我想這一定是蝸牛身體里分泌的黏液,正因為蝸牛有這種本領,才使它牢牢地貼在光滑的瓶壁上。雖然蝸牛爬得很慢很慢,但是它仍堅持不懈地前行,我心里不禁充滿了對小小蝸牛的敬佩!
一連幾天,它們鍥而不舍地試圖爬出瓶口,我想它們一定是想家了,于是我就把這些可愛的小家伙放回大自然,讓它們去尋找伙伴,自由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