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一個并不陌生的詞語。人人都有父親,人人也都愛自己的父親。不錯,父親就是一座堅固的墻,為他的子女抵擋住那重重的困難。但父親并不會像母親一樣流露出自己的愛,除非。。。。。。
曾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孩子把腳磕了,向父親訴苦,不料卻沒有得到安慰,但就在拐角的地方,那個孩子看見父親的眼色迅速的瞟了一眼他。。。。。。父親真是這樣的嗎?
上三年級時,爸爸對我的愛似乎少了一些。
那時,我最討厭英語,成績也一直不怎么好。父親作為家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就非常合乎情理的給我報了一個英語班。“煩!”,第一個印象立刻閃過我的腦海。但父親卻毫不留情的讓我的成績必須是全班最優秀的。要做到這些就必需做到背單詞、背課文、聽錄音、做習題這幾個過程。怨天,怨地,更怨自己的父親。怨無用,恨也無用,當時我真覺得自己的命運如同那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天下最不幸的孩子了。
隨著時間老人的到來,父親的額頭爬上了細細的皺紋,頭發也越發的蒼白。父親對我學英語的所付出的所有努力沒有隨之東流,終于在2003年8月的一天,我的二級英語考試在全班名列前茅。同學的祝福、老師的獎勵、父母的喜悅自然地纏在了我身上。
那一晚,我望了一眼父親那蒼老但卻炯炯有神的眼睛,忽然,父親那份從未使我察覺到的愛用上了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