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些什么財富?如何看待這些財富?從中多少可以看出考生的認識水平、思想境界。審題的第一要求是把握“財富”,財富有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之分,有形財富與無形財富之別;其次要求思考和領會“我的財富”,因有“我的”限制,就要注意處處聯系自我,不可泛泛而談,寫成抽象的“財富論”。事實上,這篇作文針對性很強,立意的要求較高。
什么才是你真正的財富,如何看待這份財富,大有深淺雅俗之分。尤其在當今社會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某些人被物質財富左右,金錢就是一切,萬物以錢為首,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歸根到底,也是一個財富觀的問題。從測試情況也可以較為清晰地看出學生的不同層次。有的學生認為自己雖然沒有什么物質財富,但親情、友情和知識就是自己最可寶貴的財富;有的學生談到自己的某一積累,如厚厚的剪報簿,就是最好的財富;也有的同學僅在開卷三句活中提及“財富”,而后便游離開去,所談問題與“財富”毫無呼應,暴露了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的不足。
由此可見,從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可以反映出他的人生世界觀,而這也正是素質教育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在這個意義上說,這是一個有較深內涵的作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