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想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就要愛科學,懂科學。我打開《未來科學家》這本雜志。“蝸牛遇鹽會化成水嗎?”這個標題吸引了我的眼球。
看看作者是怎么實驗的吧。先將蝸牛放在一張塑料片上,將一勺鹽撒在蝸牛身上。蝸牛立刻發生了異狀,身體扭曲、變軟,慢慢地開始溶化。
它看上去非常痛苦,接著又撒了一勺鹽在它身上。漸漸地,蝸牛一動也不動了,再看看蝸牛身邊的鹽,被潤濕了一大片。原來,蝸牛表面有一層黏液,這有利于蝸牛的運動和皮膚輔助呼吸。
當鹽撒上鹽后,蝸牛運動和呼吸能力降低。同時,蝸牛身上的水分從鹽分低的體內滲透到鹽分高的體外。這樣,蝸牛賴以生存的黏液大量吸干,蝸牛迅速脫水,細胞缺水,最終死亡。
所以,更準確地說,水不是蝸牛遇鹽后變化出來的,而是被鹽“吸”出來的。
你看,作者能從平常的實驗中發現問題,并親自實驗,這不是一種寶貴的科學精神嗎?我們也要向作者學習,學習他的愛科學,親自實驗,查閱資料。讓我們一起愛上科學,成為一個小小科學家吧。科學真奇妙!那如果蝸牛遇到糖,味精,醋,香油等又會發生什么情況呢?有興趣就試試吧。
科學是一個奇妙的世界,只有真正愛科學的人,才會享受到科學的樂趣。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做一個有心人,探索科學奧秘,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