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無私奉獻讀《媽媽一定會好的》有感今天,我從書架上拿起了《作文大講堂》,翻開里面的作文一篇一篇認真地看了起來。
在看到《媽媽一定會好的》這篇文章的時候,讓我很受感動。當我讀到第一段的時候,我讀出了作者的爺爺奶奶和作者知道作者的媽媽得了癌癥時的緊張。從只知道不停地說:“怎么會呢,怎么會呢?”我看出了作者內心的擔心與焦急。“從一股熱浪從心頭涌出”,我讀懂了作者內心的難過。
第二段寫出了人們常說:“母親最疼愛的是兒女。”而作者的媽媽就是這樣。從有一天,“我”因有事沒有按時回家,“我”一進家門,媽媽就埋怨道:“你干什么去了,怎么才回家啊?”我又讀出了當作者沒有按時回家時,作者媽媽心里的著急。作者聽了這席話,以為媽媽在責備她,淚水便情不自禁地流淌出來。當媽媽看到作者哭了,自然就會去安慰。所以媽媽又說:“好了,別哭了,下次早點回來就行了。”三、四段講了媽媽的職業是教師,她當老師盡職盡責。作者想著想著又回到現實生活中,看著病重的媽媽,重返傷心的境界,而此時醒來的媽媽卻來安慰作者,讓她不要太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為作者能有這樣不怕病痛折磨,勇于面對的媽媽感到驕傲,我真心的想對作者說:“希望你的媽媽可以早日康復!”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是誰花了很多時間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東西,教你穿衣服、系鞋帶、扣扣子,教你洗臉,教你做人的道理……他們——就是天天陪伴在你身邊的爸爸媽媽。記得在我上小學一年級時候的一個晚上,我發高燒39℃,媽媽一直陪在旁邊不停地換冷毛巾給我降溫,晚上十一點半的時候,我的燒才漸漸退了,但不一會又燒了起來,媽媽自己都顧不得穿上厚點外套,抱起我就往醫院跑去。我的爸爸媽媽不僅關心我,還很勤勞。
爸爸前幾天做統計報表,滿大街的挨家挨戶地記錄,晚上回家還經常忙到十二點多,早上還要早起。媽媽更是辛苦,每天起得比爸爸還早,給我們做早飯,準備好刷牙和洗臉的用具,然后喊我起床,幫我準備帶上學校喝的水,每天都是如此。到了休息日,他們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帶我出去散步,讓我學到了許多書本里學不到的知識,增長了不少見識。老師教我們讀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時我并沒有什么深刻的體會,現在回想起來,說得真是太好了,太對了,太感人了。
母愛是偉大的,父愛亦然。親愛的爸爸媽媽,就讓女兒對你們真心的說:“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