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個盲人的視角,表現出她對光明的向往和渴求,主要講述了海倫想象自己得到了三天光明之后發生的事情,體現了她身殘志堅、不屈不撓的精神。告誡身體健康的人們應珍惜生命,懂得感恩世界。
生命是平凡的,卻又不平凡,正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海倫·凱勒一樣:海倫本是一位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殘疾人,可自從莎莉文老師來到了海倫的身邊,并“給”他樂觀向上的精神,海倫的生命從此不再平凡。當我翻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最后一頁時,我的眼角濕潤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多么美麗的一個夢想啊,此時我感受到這不僅是一篇海倫·凱勒的自傳,里面還包含了海倫對世界的感恩啊!感恩,這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可能有點陌生,可是海倫的心中早已埋下了感恩的種子,她感謝世界給予她那么多的磨難才使她如此的堅強,若不是這些磨難,海倫也許還是那個平凡的殘疾人,所以海倫學會了感恩。
如果莎莉文老師是一根火柴,那么莎莉文老師就會用她的生命之光將海倫這根蠟燭點燃,所以海倫也建立了許多學校,來用自己的希望之光為和海倫一樣的孩子點亮人生的道路……“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每當這首歌在我耳邊響起,我總會想起海倫;愿我們天下的人都會感恩:學會感恩世界,學會感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