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滿是塵土的相冊,我第一眼就看到了那張“美麗”的風景照。這張美麗的風景照使我又想起了那美麗的綿山。
那是去年的暑假,媽媽爸爸帶我去游覽綿山。
綿山,也稱介山,為太行山支脈,位于介休縣城東南20公里處,海拔高2440米,以其形勢棉恒而得名。
綿山上樹很多,有剛勁挺拔的松樹,有清脆蔥郁的古槐裝扮的綿山。當你一上山,你就會感覺到滿山的炎熱和煩惱都被驅趕的無影無蹤,剩下的只有涼快和清爽。抬起頭一看,一望無邊的樹木,會讓你的煩惱都拋之腦后。
山上的小溪也很多,溪水一直順流而下,流到一個池子里。溪水清澈透底,往下一看,溪底的鵝卵石和已經發黑的葉子,都能被你一眼看到:有的像一位士兵,直直地“躺”在溪底;有的像一朵花,花瓣全展開了,露出了鮮艷的花蕊;還有的像一把鑰匙,好像水中間有一扇門,它要把門打開似的。我們爬得越高,水溫就越低。漸漸地,我們走到了山頂,山頂上的水跟冰一樣涼。
山頂上有一個“水簾洞”,一個小瀑布從洞口“掛”下來,“封”住了洞口。當你通過木板拼成的小橋爬進水簾洞時,你身上就會被飛濺過來的水涼的渾身起雞皮疙瘩。雖然洞口“掛”著一座小瀑布,但是從山洞里往外看能看得十分清楚,爸爸還給我留了影呢!當你從洞口出來的時候,準會成了一只落水狗、落湯雞。
這就是美麗的綿山。我真想再去一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