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星期六晚上,籌備已久的“家庭普通話pk賽”終于在全家人熱烈的掌聲中拉開了帷幕。
作為主持人的我首先向大家介紹了舉辦pk賽的目的,鑒于本家庭成員普通話水平參差不齊的現(xiàn)狀,為了進一步推廣普通話,掀起家庭互助互學普通話的熱潮,促進家庭成員整體素質的提高,今后每年舉辦一次“家庭普通話pk賽”,最后獲勝選手將榮獲本家庭“普通話推廣大使”稱號。
接著,我向大家隆重推出了本次pk賽的評委和參賽選手,中文系畢業(yè)的媽媽理所當然當上評委,4名選手分別是外婆、爸爸、妹妹和我。在選手們一一“亮相”之后,pk賽就正式開始了。
比賽共分三個環(huán)節(jié),采取每輪末位淘汰制。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成語接龍”。“評委”亮題:人仰馬翻。“翻來覆去!”外婆回答得干脆利落,她是個老高中生,水平不可小視;妹妹想了半天,終于用近音字說了個成語“取長補短”;爸爸順口回答“短兵相接!”我不假思索道:“接二連三!”“三顧茅廬!”這回外婆反應仍然很快。“廬、廬,廬……”妹妹急得終于沒能接上來,這個奪魁熱門選手居然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就慘遭淘汰,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哪。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名篇誦讀”。只見爸爸一本正經(jīng)地扶了扶眼鏡,開始深情地讀起了高爾基的《海燕》:“在蒼茫的大海上……”爸爸的態(tài)度倒是認真,可說出的普通話卻有一股蘇南腔,顯得別扭又滑稽,令人實在不敢恭維。沒等爸爸讀完,“快嘴”妹妹就發(fā)了話:“姨爸,你經(jīng)常去外地招商引資,這樣的普通話不是影響投資環(huán)境嗎?”妹妹的話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爸爸也羞紅了臉,連連說“是該好好學。”接著,外婆笑盈盈地走到大家面前,背起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妹妹又忍不住了:“外婆,您這一口東臺普通話,聽著我們豎起了雞皮疙瘩”。外婆不服氣地說:“我都退休了,哪能和你們小孩子比,學普通話也沒用”。妹妹反駁道:“您每年都出去旅游,不是還說明年要去北京看奧運會嗎,不學普通話寸步難行。”外婆這回心服口服了,她說:“從明天開始,你們姐妹倆就從漢語拼音開始教我,我明年再和你們比!”終于輪到我出場了,我飽含深情、字正腔圓地讀起了剛學過的課文《豐碑》。我的朗讀獲得了大家一致掌聲。“評委”宣布,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和爸爸勝出。爸爸簡直喜出望外,媽媽對他說:“這是對你的鼓勵,下面好好比吧。”“一定完成任務!”爸爸挺起了肚子,俏皮地給媽媽敬了個禮。
進入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找錯別字”了,“評委”一下子亮出了10組成語,每組都有字數(shù)不等的錯別字,看誰能在1分鐘內(nèi)找出的錯別字多,誰就獲勝。只見爸爸摩拳擦掌,躊躕滿志,我也不甘示弱,外婆和妹妹當起我的“啦啦隊”。一開始我就象“啄木鳥”一樣輕松地找出了9個錯別字,可看到“懸粱刺骨”時把我難住了,這個詞好象有什么字不對,但一時又想不出來。我偷偷看了看爸爸,他也在那兒苦思冥想呢。突然,我想到了一次考試中的題目,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頭懸在房梁上,用錐子刺大腿。對,“粱”和“骨”都錯了,應該是“梁”和“股”。時間到了,我共找出了11個錯別字,而爸爸找出了10個,我以微弱優(yōu)勢獲得了勝利,成了家庭“普通話推廣大使”。
最后,大家一致要我發(fā)表獲獎感言。我想了想說:“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希望,不辱‘普通話推廣大使’的使命,幫助、帶動大家說普通話,用規(guī)范字,做到‘普通話你說我說大家說,規(guī)范字你用我用大家用’。”我的話音沒落,又是掌聲一片,笑聲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