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個月就到端午節,下面我為大家介紹端午節的來歷、風俗。
我先為大家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吧!我先讓你們猜猜吧!對了,就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
你們知道了嗎?我想,你們應該了解了吧!
現在,我想你們應該要問為什么端午節那天要吃粽子、賽龍舟,那我就告訴你們吧!因為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有關。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端午節還有一首兒歌。
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就告訴你吧!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流行于漢族、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小朋友,你們了解端午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