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暑假里看了《三國志》,把三國的歷史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原來真正的歷史和《三國演義》有莫大的不同。電視劇也不是歷史。《三國志》是我國晉代著名的史學家陳壽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詳細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六十年的歷史。《三國志》全書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三國志》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記劉備為《先主傳》,記孫權稱《吳主傳》。
《三國志》不僅是一部史學巨著,更是一部文學巨著。陳壽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以簡練、優美的語言為我們繪制了一幅幅三國人物肖像圖。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動。作為記載三國時代的原始資料,他也為后代有關的三國的文學作品,以及《三國演義》的問世,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因此,《三國志》的歷史價值,文獻價值,文學價值,都是不可低估的!《三國志》寫作手法簡潔,記人敘事流暢,很值得我寫作文學習,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去打開《三國志》吧!他可以讓你學到智慧、勇敢、機智和權謀,讓你真正了解紛亂的三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