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十分崇拜魯迅,也為了提高我的文化修養,爸爸給我買了一本《魯迅文集》。里邊記錄了魯迅許多的能夠令人們深思的作品,但其中對于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故鄉》。那篇魯迅對新生活的向往的佳作。
“我”冒了傷寒回到闊別二十余年的故鄉,如今美麗的故鄉如今卻是一片蕭索景象。“我”十分痛惜。“我”與母親交談關于搬家的問題。在聊天之時,“陌生”的揚二嫂出現和潤土的探訪使“我”原先覺得蕭索的故鄉更加的蕭索了。“我”在十于天后離開故鄉,但心里并不留戀故鄉了。
在短短的幾頁紙里,給予我的感觸是十分大的。
文中的迅哥兒對于故鄉,本來一定是懷有很大的依戀的,故鄉曾經的美麗令他傷心的離去,但現在的蕭索又使得他心里更加的寒冷。少年時好伙伴潤土給予他的是對海邊無限的向往:海邊無窮的貝殼給迅哥兒美好的遐想。潮汛時可以在海邊看跳跳魚兒,迅哥兒向往。在烏黑的夜晚里,可以和靈敏的猹玩起“偷瓜賊”的游戲,迅哥兒十分喜愛。但一切都在中年的潤土的到來而打破,“老爺”潤土這一聲恭恭敬敬的話語使迅哥兒明白,他與潤土之間已經有了一個很厚很厚的隔膜。這是令迅哥兒十分心痛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