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電影《白鹿原》,感到有話要說。這是一部鄉村敘事的史詩般作品,以白鹿原村為背景,從清末說到1938年的抗戰初期,地點是陜西的關中平原,20多年的滄桑折射了時代的變遷,更折射了五千年的中國文明進化史:這就是中國社會雖然難以擺脫打打殺殺歷史周期率的宿命,但總有一種正能量呼嘯鼓蕩,維系了中國鄉村的綱常操守,維系了人類社會的根本準則和價值底線。
電影中的族長就是這樣的角色。在和平時期,他是鄉規民約的傳承制定執行者;當大難來襲(軍閥搶糧),他挺身而出,是村民利益的捍衛者;在□中,他的正直維護了起碼的理性和道德底線,比如,他不準爛殺;他也是準則獎懲的自覺踐行者,當發現兒子有不軌行為,同樣施以嚴厲責罰。
鄉村社會充滿了矛盾:貧富矛盾、家族矛盾、□、欲望和束縛的矛盾,當這些矛盾糾結在一起,動蕩沖突便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在沖突中,人類賴以維系的價值準則往往會被沖擊得蕩然無存。此時此刻,如果有一種理性的力量,我們稱之為正能量,能夠巍然屹立,就能抵御瘋狂,帶領人們從黑暗走向光明。具有這種正能量的人,也是被魯迅先生稱為民族脊梁的人,讓我們一起呼喚正能量,每個人都為社會增加一點正能量。你理性,這個社會才更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