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自己的童年是貧苦的還是幸福美滿的?我相信,大多數人的回答是幸福美滿的。可是,高爾基的《童年》,讓我在心痛中看到了一個悲慘、貧苦的童年,也讓我更珍惜現在如蜜的生活。
《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從主人公阿繆沙的身上也能看到高爾基不幸的童年,媽媽告訴我,他們痛苦的童年是因為生活的年代貧窮落后造成的,缺吃少穿缺文化才造成亂哄哄的生活。我曾為阿繆沙的艱辛坎坷難過,我曾為其中一個個悲慘的故事而流淚。主人公阿繆沙7歲失去父親,與母親回到外婆家生活。外祖父對阿繆沙不好,兩個舅舅對他更是不好,整天辱罵他。
外祖父還會用粗粗的枝條打阿繆沙的屁股,而且是無緣無故的挨打,第一次差點被打癱,第二次、第三次外祖父邊打邊解釋一些無用的話,給阿繆沙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是兩個舅舅讓阿繆沙單獨一個抬一個十分沉重的十字架,雖然阿繆沙使足了勁不讓它倒下,十字架還是重重地壓在他的身上。那一幕作者描寫得十分悲慘,讓我看得心都揪在一起,眼淚再一次涌出眼眶。《童年》這本書讓我有了很多感悟,每當我吃飯挑三揀四時,就會想到阿繆沙能填飽肚子就已經不錯了;每當我懶于學習時,就想到他們沒有上過一天學校;每當我不想聽媽媽的嘮叨時,想到他從小就沒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整天忍受責罵、欺負,我再這樣就太不應該了。
美味的零食、漂亮的衣裳、心愛的玩具、MP3、電腦、音樂、舞蹈,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寬敞明亮的教室、朗朗的書聲、和藹可親的老師,我們的學習快樂無比。沒有鞭子、沒有殘暴、沒有貪婪,有的是無盡的愛。我們要抓住快樂童年的美好時光,努力學習,建設祖國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