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老師問我們最喜歡的一篇課文是什么,我心里一下呈現出第12課——《伊索寓言》。
這篇課文包含了三篇寓言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蟬和狐貍》了。這個故事主要講了:
一只狐貍想吃掉蟬,便設了一個圈套。狐貍站在大樹下贊美蟬,讓蟬是來??墒沁@是個聰明的蟬,自從看見狐貍的糞便里摻雜著蟬的翅膀后,就對狐貍懷有戒心了。蟬扔下一片樹葉,試探了一下狐貍,果然,狐貍不懷好心,而蟬沒有上當。
為什么我會喜歡這篇課文呢?是因為它教會了我們一個道理:一個聰明的人總能從別人的災難中吸取教訓。只有呼一塹長一智才能更加完美。
其實我本來對這篇文章的印象并不深,只是在那一次語文知識素養比賽后,我才更深切地體會到了“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那次比賽成績出來時,媽媽上網幫我查了一下我的成績,并和我一起做了分析,發現我沒有錄取的原因是我沒有合理安排時間,把時間用在了不會的題上,以至于后面37道題沒有來得及做,所以才沒考出高分哪!相反,如果我合理了時間,就可以以高分錄取了。
從此,我時刻記著考試時要合理安排時間,先做會的,不會做的先打個問號,最后再做,真是吃一塹長一智啊。
人的一生往往不完美,只要會從失敗中聽取教訓,希望之光就會驅散失敗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