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見到了安平橋。
安平橋坐落于晉江安海和南安水頭鎮的交界處,全長共
2255米,所以人們又稱它為
“五里橋
”。
我們的車在一個寫著
“橋頂
”的亭子前停下,下車后,我們開始徒步過橋。我們一行
16人便擁擠著進了亭子。出了亭子,眼前一片開闊,橋面挺寬的,這整座橋全是由這種花崗巖石鋪成,它既堅固又耐磨,從南宋時期算起,它到今天有
871歲,期間明清兩代均有修繕,現為國家撥款依舊重修并保留現狀,是現存最長的唯一一座梁式石橋。我們索性數起了這些長條形的石板,橋寬由
6條花崗巖石鋪成,每條長
3米,全長五里,得有多少條石板鋪成啊,想到這里,大家不由得驚嘆了起來:光是鑿這些石頭得費多少勁,它們又是如何從大山石窟里運出來,如何在大海兩岸鋪設起這座橋梁,大家不由得嘖嘖稱贊起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來。
再看這些橋面,由于表面凹凸不平,石條與石條之間開了一條條的縫,起先我們都走得有點小心翼翼,加上赤熱的太陽光毫無保留地把它秋日的火種潑灑向大地,我們面前仿佛徐徐展開一條星光大道,大家不覺歡呼雀躍了起來。踏著大道,我們腳步輕盈了起來,一眼望去,這果真是一座筆直如一的橋,我跳了跳,踮了踮,還是難以看到它的盡頭,想想,還真是應了那一句:
“天下無橋長此橋。
”
橋兩側,是與橋齊平的蘆葦,有些翠綠,有些干枯。再看碧波粼粼的湖面,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只可惜了湖面有些受污染了,湖水青一片,黑一片,紫紅色的,咖啡色的這些色塊交替出現,還時常有一些礙眼的礦泉水瓶、雜物等垃圾,真是令我們心生不滿。稍遠處點,那是白鷺的天堂。那片湖就顯得干凈了一些,綠地也不少,尤其一片小樹林成了它們嬉戲的天地,只見一只白鷺擦破了這片寧靜,它們便突地騰空而起,從一個地方出發,不一會兒又降落在另一個離起點不遠的地方,我想它們也知道只有在這里,才是它們的天堂。
“出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
”我想我們的環保問題已危在旦夕了。很快,我們便走到了湖中心。湖中心了建起了一座亭,叫水心亭。亭的一側修了一座廟,里面供奉的是關公佛像,我進去拜了三拜。走出廟,我看見廟兩側守護著兩尊
“護橋將軍
”,它們頭戴盔,身著甲,手執劍,那威武的樣子儼然是守衛的英雄豪杰。
其實,這座橋不僅記錄了它繁榮而風霜的過去,在湖心亭這里,它的現代化氣息也被點綴了一筆。你看,沿著護橋將軍下了石階,寺廟對面是個開闊的上花園,園中心是一尊滴水觀音,觀音下面是放生池,里面的金魚自由自在地游動著。花園的一側是一條鵝卵石大道,另一側是一排排的健身器材。老師建議我們在這里休息一下,大家便玩開了。
再往前,還有一半的路要走,老師讓我們依體力而行,誰能走到橋尾,誰就是獲勝者,體力不支的,也不必勉強,我們一哄而散,便比賽起跑步來。自然有先來后到的,也有半途而廢,但大家一樣玩得很開心。
好不容易,我們走完橋,又原路返回。大家一路上說說笑笑,誰都那么開心,誰都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