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們班有個同學,大家都叫他“毛刺球”嗎?久而久之,我們就漸漸地把他的真名忘記了。“毛刺球”給我的印象是臟兮兮的,上課不是遲到就是早退。就這樣一直熬到五年級,由于他成績太差,終于留級了。他離開了我們,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漸漸的,我們都把他忘記了。半年后的一天,我無意中看見學校對面的人行道上,“毛刺球”正扶著一位盲人橫過馬路。
一打聽,才知道那盲人竟是他媽媽,我不由得一震,沒想到他是盲人的孩子。望著他們的背影,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我跟上了他們。原來“毛刺球”的媽媽在盲人工廠工作,每天都得經過一段擁擠、泥濘的菜市場。。狹窄的道路兩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菜攤子。我隨著接踵磨肩的人流,時時被擠得跟跟蹌蹌。我前面的“毛刺球”小心冀翼地扶著媽媽向前挪動,他們的褲腿上沾滿了淤泥,這邊敲敲棍子,有行人,那邊敲一敲,有菜攤,她真是進退兩難。
突然,從人群中沖出一輛單車,把“毛刺球”的媽媽撞倒在地,周圍的人指責那個騎車的人,他媽媽坐在泥濘中,擺著手說:“沒關系。”“毛刺球”趕緊扶起他媽媽,用小手帕輕輕地擦著她身上的污泥,扶著媽媽,繼續向小巷深處走去……我看著“毛刺球”逐漸消失的身影,看著他系得端端正正的紅領巾,這是一個與過去印象完全不同的“毛刺球”。這件事已經過去好久了,至今,我還時時記起“毛刺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