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終于讀完了《感動中國的100位愛國科學家》一書,了解了許多。
這本書講述了中國從古到今的100位愛國的科學家,我就簡單的描述一下其中的兩位吧:其中一位是中國橋梁之父——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蘇鎮江人。中國橋梁學家,土木工程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茅以升自1949年起當選為一至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為我國橋梁建筑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另一位是我國的原子彈之父——錢三強,(1913-1992),浙江湖州人,出生于浙江紹興,錢玄同之子。著名的核物理學家,被譽為“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193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37年赴法國留學,在巴黎大學鐳研究所居里實驗室和法蘭西學院原子核化學實驗室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也為我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讀完了這本書,我發現,這些科學家之所以會有這么大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從小就發奮學習,給自己定目標,正是因為這種動力,才促使他們長大以后成為了祖國的棟梁之才,所以我們要向這些偉人學習。
我們在生活中也是這樣的,有一年,我們語文第三單元測試,我懷著緊張的心情考完了語文試卷,為什么會緊張呢?是因為我自己認為自己有許多方面做的不足。當試卷發下來時,我頓時傻眼了,我才考了78分,這個分數很不理想,因為憑我的實力,能考好的,但是我卻考雜了!回到了家,我給自己制定了一份計劃,每天該干什么,什么時候干,每天都這樣做,最后考到了89分,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