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1949年的秋天,狼牙山上的五位壯士痛擊敵人,將敵人打得落花流水;記得向敵人頭上砸去的、雹子般的石塊;還記得狼牙山上那壯烈豪邁的口號聲,壯士們英勇跳崖的身影……他們是不屈的英雄!
讀完《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后,我的心底不覺涌起敬佩之情。五位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不畏犧牲,堅強不屈。他們這種堅定不移的決心和舍己為人的大無畏精神是多么可貴啊!五位壯士英勇跳崖的壯舉,和他們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英雄氣概,將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
五位壯士面對一條通往主力轉移方向的路,一條通往三面都是懸崖絕壁的絕路,毅然選擇了后者,把生的機會留給群眾和主力部隊,把犧牲的危險留給自己。
五位壯士跳崖之后,班長馬寶玉和戰士胡德林、胡福才壯烈犧牲,副班長葛振林和戰士宋學義被一棵橫生的樹掛住,幸免于難。葛振林和宋學義身受重傷,在蘇醒后,又忍著劇痛爬上山頭,在群眾的幫助下,又回到了部隊。葛振林于2005年3月因病在湖南衡陽去世,享年88歲,宋學義在1971年病逝。
司馬遷說得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剝削人民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正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應該像革命先輩們一樣心系祖國,繼承他們頑強不屈的精神,珍惜時間,刻苦、認真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