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快樂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記憶深處迸發的一顆五光十色的明珠,又猶如茫茫夜空中的群星,閃爍著璀璨光芒……而高爾基的童年卻是恐怖、悲慘,令人不敢去回想。小說所寫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一歲時期的童年生活。三歲喪父的他無奈跟著母親投奔外祖父,然而好景不長,不久后,外祖母長眠地下,外祖父也成了瘋瘋癲癲的人。
從此,阿廖沙無法跟隨外祖父生活,被迫走向社會,過著自強自立的生活。阿廖沙得出了“只要是知識,就是蜜”的結論。把知識比作蜂蜜,把人類比作渴望蜂蜜的生物,表現了對知識極端重視和贊美。如今有不少人覺得知識沒用,但是我卻覺得知識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在我上小學三年級至四年級的那段時期,我非常愛生氣,遇到一點事不如意就發脾氣;可現在的我很少生氣,因為我對知識掌握得多一些,對事物的認識更透徹了一些,我懂得了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蠢行。知識很重要,能影響我們的情緒和其它種種。讀了這篇小說,令我更加珍惜知識,使我懂得了堅強,讓我學會了怎樣去對待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愛與恨、善與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