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有兩個住處,一個在天堂,一個在感恩者的心中。
——西方諺語一個懶洋洋的下午,瞇著惺忪睡眼,我讀了這篇文章,心中被洗盡鉛華,立刻清醒無比。《父親背了我十幾年》是一篇較為平實的文章。記敘的是作者與父親纏綿一生的親情。說起來是一個很俗套的故事。一個父親為了給患有小兒麻痹癥的兒子四下奔走治病,直到撒手人寰。
的確,人世間那么那么多的感人的事跡,早已讓我們麻木。高速的生活讓我們沒有時間去感恩。但是在這個下午,仿佛地球停止了轉動。幼時治病,中學時治病,離婚后治病,直到臨終前父親還念叨著三弟一定要為我治好殘疾。當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在父親的背上學會了堅強,當一個病人在醫生的手中學會了忍耐。當一個成年人又一次在父親的背上尋到了感動,這個世界霎那間充盈著美好,我仿佛聽到了些什么。合上《讀者》,我微閉雙眼,睫毛濕漉漉的,有一股暖氣蒸騰著。我的腦海中開始回想,回想那與父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記不得是否從在襁褓中開始,我就被父親抱著,背著,不過家中那本早已蒙上厚厚的歲月的風塵的相冊,卻真真切切地記錄著。我總愛躺在他的懷里,趴在他的肩頭,摟著他的脖子,守護著他的笑容。回憶像個說書人,而父親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他總是與我形成統一戰線。印象最深的還是6歲那年。那時個害羞、閃躲的年紀。老媽帶我去吃東西,遇上了一個老師。她雖側面對著我們,但老媽還是認出來了,要我去打招呼。可老師好象沒看見我,我不知如何張嘴,結果悻悻而返。老媽火了,抓起我就回了家,接著是一頓臭罵。還好老爸這個援軍及時趕到,哄媽媽下去打羽毛球,我這個弱小部隊才得以保全。后來爸爸總是盡一切可能訓練我,幫助我克服了害羞。想起書上父子倆相依相偎的圖片,我止不住心中的感慨萬千。
從小,他就頂著老封建爺爺的壓力,執著地疼我,照顧我。在我被老媽訓后,他是我最忠實的苦水桶。每次從外面回來晚了,他都會拖著疲憊的身軀,背著早已睡得天昏地暗的我上樓。參加單位的演出時,他會在臺上調皮地沖我眨眼。而我的每一場比賽,他都是我最大的支持者。我就是一條被愛的海洋包圍著的魚,心早已幻化成一團棉絮,把一生的淚水吸干后,拼命拼命地汲取著爸爸給的愛,卻總是太貪婪,似乎從不懂得付出和回報。如今,歲月催人老,父親再也不是那個可以一口氣把我從樓下背到樓上的壯小伙兒了。我成了他希望的載體,我也懂得了,除了奮斗,讓父親欣慰,我別無選擇。想到這里,我猛然發現剛剛聽到的聲響應該就是感恩之心綻放的聲音吧。我知道,我還是一個不夠好的女兒,但這篇文章讓我更懂得了父愛。
正如作者所說:“普天之下,父愛是最博大,最無私,最感人的。父親的肩背是那么堅實有力,背了我十幾年,可他老人家從來沒有后悔過。父親啊,我親愛的老父親,如果有來生,我一定要背你一程……”可是,我等不及來生。爸,這輩子,就讓我種下一株代表感恩的燈籠花,背上感恩的背包,伴您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