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關于寫景的古詩

        寫景

        共收錄〔1943〕首關于寫景的古詩

        本頁收錄的有關寫景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熱度排序,通過這些寫景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詩詞名家的詩風。如果您也有喜歡的有關寫景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初晴游滄浪亭

        宋代蘇舜欽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云濃暖弄陰晴。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王孫游

        南北朝謝朓

        綠草蔓如絲,雜樹紅英發。

        無論君不歸,君歸芳已歇。

        出居庸關

        清代朱彝尊

        居庸關上子規啼,飲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峰西。

        村居

        宋代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

        敕勒歌

        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石鐘山記

        宋代蘇軾

          《水經》云:“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說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余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說也,余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鐘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云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噌吰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有窾坎鏜鞳之聲,與向之噌吰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無射也;窾坎鏜鞳者,魏莊子之歌鐘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黃州快哉亭記

        宋代蘇轍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風云開闔。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于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愚溪詩序

        唐代柳宗元

          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于瀟水。或曰:冉氏嘗居也,故姓是溪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予以愚觸罪,謫瀟水上。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猶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為愚溪。

          愚溪之上,買小丘,為愚丘。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買居之,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蓋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為愚溝。遂負土累石,塞其隘,為愚池。愚池之東為愚堂。其南為愚亭。池之中為愚島。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超然臺記

        宋代蘇軾

          凡物皆有可觀。茍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偉麗者也。

          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推此類也,吾安往而不樂?

        無家別

        唐代杜甫

        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賤子因陣敗,歸來尋舊蹊。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唐代韋應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摸魚兒·對西風

        宋代朱嗣發

        對西風、鬢搖煙碧,參差前事流水。紫絲羅帶鴛鴦結,的的鏡盟釵誓。渾不記、漫手織回文,幾度欲心碎。安花著蒂。奈雨覆云翻,情寬分窄,石上玉簪脆。

        朱樓外,愁壓空云欲墜。月痕猶照無寐。陰睛也只隨天意,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見、長門青草春風淚。一時左計。悔不早荊釵,暮天修竹,頭白倚寒翠。

        早發

        唐代羅鄴

        一點燈殘魯酒醒,已攜孤劍事離程。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后庭花·景陽鐘動宮鶯轉

        五代孫光憲

        景陽鐘動宮鶯轉,露涼金殿。輕飆吹起瓊花綻,玉葉如剪。

        晚來高閣上,珠簾卷,見墜香千片。修蛾慢臉陪雕輦,后庭新宴。

        柳營曲·江上

        元代查德卿

        煙艇閑,雨蓑干,漁翁醉醒江上晚。啼鳥關關,流水潺潺,樂似富春山。數聲柔櫓江灣,一鉤香餌波寒。回頭貪兔魄,失意放漁竿;看,流下蓼花灘。

        山店

        唐代盧綸

        登登山路行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

        風動葉聲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唐代李白

        綠水接柴門,有如桃花源。

        忘憂或假草,滿院羅叢萱。

        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二

        唐代陳子昂

        紫塞白云斷,青春明月初。

        對此芳樽夜,離憂悵有馀。

        書事

        唐代王維

        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

        同崔邠登鸛雀樓

        唐代李益

        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云樹共茫茫,

        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

        慈姥磯詩

        南北朝何遜

        暮煙起遙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賞夕,暫解去鄉憂。

        小石潭記

        唐代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珮通:佩)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下澈一作:下徹)

        記承天寺夜游

        宋代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始得西山宴游記

        唐代柳宗元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人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三峽

        南北朝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闕通:缺;重巖一作:重巒)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登泰山記

        清代姚鼐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

        滿井游記

        明代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山市

        清代蒲松齡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恒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觀潮

        宋代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崩山。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與朱元思書

        南北朝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答謝中書書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使至塞上

        唐代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代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代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錯喜歡一作: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放過一作:放出)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代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商山早行

        唐代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蘇堤清明即事

        宋代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野望

        唐代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元代張可久

        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桿。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興亡遺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

        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元代張可久

        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桿。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興亡遺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

        闕題二首

        唐代王維

        荊谿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相看不忍發,慘淡暮潮平。語罷更攜手,月明洲渚生。

        冬十月

        兩漢曹操

        孟冬十月,北風徘徊,天氣肅清,繁霜霏霏。

        鵾雞晨鳴,鴻雁南飛,鷙鳥潛藏,熊羆窟棲。

        冬夕寄青龍寺源公

        唐代郎士元

        斂屨入寒竹,安禪過漏聲。

        高松殘子落,深井凍痕生。

        北中寒

        唐代李賀

        一方黑照三方紫,黃河冰合魚龍死。

        三尺木皮斷文理,百石強車上河水。

        冬日歸舊山

        唐代李白

        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盡,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樹倒江橫。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yy6080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免费闲人蜜桃|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亚洲老熟女@TubeumTV|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婷婷亚洲综合五月天小说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和日本精品|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久久亚洲成a人片| 91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久久国产亚洲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 色五月五月丁香亚洲综合网|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