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名句 > 張繼的名句 >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出自唐代張繼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 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

        注釋

        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

        夜泊:夜間把船??吭诎哆叀?/p>

        烏啼:一說為烏鴉啼鳴,一說為烏啼鎮。

        霜滿天:霜,不可能滿天,這個“霜”字應當體會作嚴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

        江楓:一般解釋作“江邊楓樹”,江指吳淞江,源自太湖,流經上海,匯入長江,俗稱蘇州河。另外有人認為指“江村橋”和“楓橋”?!皸鳂颉痹趨强h南門(閶闔門)外西郊,本名“封橋”,因張繼此詩而改為“楓橋”。

        漁火:通常解釋,“魚火”就是漁船上的燈火;也有說法指“漁火”實際上就是一同打漁的伙伴。

        對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楓和漁火二詞擬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詩的人,懷疑江楓漁火怎么能對愁眠,于是附會出一種講法,說愁眠是寒山寺對面的山名。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另一種說法,“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經數次重建,現在的寺宇,為太平天國以后新建。寺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日本人運走,下落不明。

        夜半鐘聲:當今的佛寺(春節)半夜敲鐘,但當時有半夜敲鐘的習慣,也叫「無常鐘」或「分夜鐘」。宋朝大文豪歐陽修曾提出疑問表示:“詩人為了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說不通,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張繼詩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子雖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鐘的道理?”可是經過許多人的實地查訪,才知蘇州和鄰近地區的佛寺,有打半夜鐘的風俗。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367

        創作背景

          天寶十四年一月爆發了安史之亂。因為當時江南政局比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紛紛逃到今江蘇、浙江一帶避亂,其中也包括張繼。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舟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客子,使寫下了這首意境清遠的小詩。

        參考資料:

        1、劉學鍇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634-635

        鑒賞

          這首七絕,是大歷詩歌中最著名之作。全詩以一愁字統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烏、滿天霜、江楓、漁火、不眠人,造成一種意韻濃郁的審美情境。這二句既描寫了秋夜江邊之景,又表達了作者思鄉之情。后兩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鐘聲,是一種空靈曠遠的意境。夜行無月,本難見物,而漁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闐寂之時,卻聞烏啼鐘鳴。如此明滅對照,無聲與有聲的襯托,使景皆為情中之景,聲皆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錯落,渾融幽遠。一縷淡淡的客愁被點染得朦朧雋永,在姑蘇城的夜空中搖曳飄忽,為那里的一橋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風情,吸引著古往今來的尋夢者。《唐詩三集合編》“全篇詩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說出?!薄洞兩疤圃姟罚骸啊畬Τ蠲摺譃槿玛P目。明逗一‘愁’字,虛寫竟夕光景,輾轉反側之意自見?!薄豆盘圃姾辖狻罚骸按嗽娧b句法最妙,似連而斷,似斷而連。”

          詩人運思細密,短短四句詩中包蘊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詩意的語言構造出一個清幽寂遠的意境:江畔秋夜漁火點點,羈旅客子臥聞靜夜鐘聲。所有景物的挑選都獨具慧眼:一靜一動、一明一暗、江邊岸上,景物的搭配與人物的心情達到了高度的默契與交融,共同形成了這個成為后世典范的藝術境界。其名句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p>

          《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游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為什么詩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彌漫著滿天霜華。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

          小結:前兩句寫了六種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兩句只寫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鐘聲傳到船上的情景。前兩句是詩人看到的,后兩句是詩人聽到的,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這首詩采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后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張繼簡介

        唐代·張繼的簡介

        張繼(約715~約779)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歷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后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 ? 的詩(53篇)

        猜你喜歡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 亚洲人配人种jizz| 亚洲18在线天美|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专区一va亚洲v天堂|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日本系列1页亚洲系列|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 亚洲 综合 国产 欧洲 丝袜|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亚洲高清乱码午夜电影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