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收錄胡奎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時間排序,通過這些胡奎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名家胡奎的詩風。如果您也有喜歡的胡奎代表作品、或喜歡的胡奎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元代:胡奎
山巾野服鬢絲絲,記得南窗病起時。白玉蟾蜍銅雀硯,日長閒寫廟堂碑。
苦竹岡頭一兩聲,鉤辀格磔為誰鳴??v行不得須行去,莫道離人不耐聽。
苦竹岡頭一兩聲,鈎辀格磔為誰鳴??v行不得須行去,莫道離人不耐聽。
且盡今朝酒,休憐昨日花。相逢須共醉,不必問天涯。
塞北悠悠望旆旌,南冠還識曼胡纓。題詩定作揚州夢,消受梅花一味清。
東溪月出西溪陰。溪上蕩舟溪水深。郎今唱歌向何處,白鳥灣頭高樹林。
愛渠言語太分明,放出金籠更好聽。立在阿環羅袖上,自彈圓舌念心經。
我昔夢五老,翱翔綠云中。濯足銀漢水,上與天門通。
仙人坐中峰,手持玉芙蓉。邀我吹鸞笙,相期入空濛。
我昔夢五老,翺翔綠雲中。濯足銀漢水,上與天門通。
當暑恩何厚,交秋寵漸衰。涼風太情薄,玉樹不禁吹。
西域僧來雙眼碧,履聲敲碎玉娟娟。觸機悟得無生法,始信虛心即是禪。
花前立鶴小如童,天錫湖山屬此翁。留得黃昏舊時月,至今長照水仙宮。
今宵何處泊,七十二峰前。記得夜來月,江心五度圓。
曾聞一斗酒,換得涼州牧。寄語遠征人,莫唱涼州曲。
曾聞一鬥酒,換得涼州牧。寄語遠征人,莫唱涼州曲。
三月青桐已著花,我來欲吃趙州茶。應門童子長三尺,說道阇黎不在家。
雨休松氣涼,幽人此中住。溪頭鱸正肥,持竿放船去。
去年移竹比兒長,今歲抽梢已過墻。不待伶倫裁律管,自有天聲諧鳳凰。
去年移竹比兒長,今歲抽梢已過牆。不待伶倫裁律管,自有天聲諧鳳凰。
東家西家胡蝶飛,東家花落胡蝶稀。西家明年花又放,胡蝶還從花下歸。
東家還向西家道,眼底青春為誰好。人生行樂須及時,莫遣花前胡蝶少。
繡衣柱史鐵作冠,平生愛種青瑯玕。山中歲晚讀書處,積雪滿庭生翠寒。
常時見竹不見雪,竹雪雙清更奇絕。冰壺照徹此君心,璞玉鐫成此君節。
露坐庭中待月明,翛然白苧晚涼生。好風吹散西南雨,洗出天河萬點星。
六月望后見秋風,金井先飄一葉桐。便覺人間有涼意,三更月在絳河東。
六月望後見秋風,金井先飄一葉桐。便覺人間有涼意,三更月在絳河東。
玉虛運玄化,曜靈升大羅。三景開天根,碧落浮空歌。
仰瞻彌羅館,紫云覆峨峨??~緲金芙蓉,御以麒麟車。
仰瞻彌羅館,紫雲覆峨峨??~緲金芙蓉,禦以麒麟車。
昨夜春寒冷如水,夢入關山數千里。蕭郎近報在涼州,一寸心馳邊上頭。
昨夜春寒冷如水,夢入關山數千裡。蕭郎近報在涼州,一寸心馳邊上頭。
黃梅嶺下是儂家,白石磯邊把釣車。友麋鹿,侶魚蝦,不在山顛即水涯。
蓬萊佳氣接云高,此日初筵集俊髦。二十四人金谷友,三千馀歲玉池桃。
禎祥自昔符麟紱,文采于今見鳳毛。一笑后天同介壽,薔薇花畔醉春醪。
蓬萊佳氣接雲高,此日初筵集俊髦。二十四人金谷友,三千馀歲玉池桃。
禎祥自昔符麟紱,文采于今見鳳毛。一笑後天同介壽,薔薇花畔醉春醪。
楝花風落夏云初,日日臨流望遠途。三十六鱗江上鯉,如何不寄一行書。
楝花風落夏雲初,日日臨流望遠途。三十六鱗江上鯉,如何不寄一行書。
沙嘴春明刷羽衣,水流花落澹忘機。安知萬里河梁別,一個南飛一北飛。
沙嘴春明刷羽衣,水流花落澹忘機。安知萬裡河梁別,一個南飛一北飛。
傳承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導航: 古籍 名人 名句 詩文 字典 拼音 部首 詞典 組詞 成語 詞組 英文單詞 短句 作文 范文 文案 百科 行業
友情鏈接:周易易經代理招生二手車網絡營銷旅游攻略非物質文化遺產查字典社區團購精雕圖戲曲下載抖音代運營易學網互聯網資訊成語成語故事詩詞工商注冊注冊公司抖音帶貨云南旅游網網絡游戲代理記賬短視頻運營在線題庫國學網知識產權抖音運營雕龍客雕塑奇石散文自學教程常用文書河北生活網好書推薦游戲攻略心理測試石家莊人才網考研真題漢語知識心理咨詢手游安卓版下載興趣愛好網絡知識十大品牌排行榜商標交易單機游戲下載短視頻代運營寶寶起名范文網電商設計免費發布信息服裝服飾律師咨詢搜救犬Chat GPT中文版經典范文優質范文工作總結二手車估價實用范文衡水人才網石家莊點痣養花名酒回收石家莊代理記賬女士發型搜搜作文鋼琴入門指法教程詞典圍棋chatGPT讀后感玄機派企業服務法律咨詢chatGPT國內版chatGPT官網勵志名言河北代理記賬公司文玩語料庫游戲推薦男士發型高考作文PS修圖兒童文學買車咨詢工作計劃禮品廠舟舟培訓IT教程手機游戲推薦排行榜暖通,電地暖,女性健康苗木供應ps素材庫短視頻培訓優秀個人博客包裝網創業賺錢養生民間借貸律師綠色軟件安卓手機游戲手機軟件下載手機游戲下載單機游戲大全免費軟件下載石家莊論壇網賺游戲盒子職業培訓資格考試成語大全英語培訓藝術培訓少兒培訓苗木網雕塑網好玩的手機游戲推薦漢語詞典中國機械網美文欣賞紅樓夢道德經標準件電地暖網站轉讓鮮花書包網英語培訓機構電商運營
Copyright ? 2022-2024 飛鳥成語網-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 | 冀ICP備2023006999號-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