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房后有片竹林。我的小書房就偎依在大房之后,小家碧玉似的靦腆矜持,把她那特有的萬種風情隱匿在幽林翠竹之間,綠樹繁花之中。充滿陽光的綠色掩映著小巧玲瓏的小屋,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窗前,那串白色的瓷娃娃風鈴,又賦予這怡紅快綠一點驚奇,幾分動感。每當群竹起舞、山風奏樂的時候,她就打開清脆婉轉的歌喉,給這幽靜清麗、賞心悅目的仙境增添一分輕快,兒分神秘。整日伏案苦讀的我,此時,便和著如此的風,如此的景,如此的聲音,唱著一首首流行歌曲。這時,我才發現,竹林的清幽如少了風鈴的歌唱,就顯得呆板,而風鈴如少了大自然的映襯,卻也單調無味了。
這隨意的安放竟是最完美的組合。當清晨陽光初顯的時候,整個竹林連同我的小屋都籠著一層薄薄的面紗,山風不時地想揭開面紗探個究竟,越發顯得艷麗迷人,直惹得風鈴“叮叮叮”地笑個不停。那面紗被陽光照得七色斑斕,才慢慢浮起,悵然而去。竹林醒了,小屋醒了,山鳥兒也起床了,唱著歡快的“起床歌”,在山風中快活地飛來飛去,風鈴也“叮叮叮叮”笑得更歡了。我微閉著雙眼,聆聽山鳥的歌和著風鈴的笑,默數窗前竹葉兒的飄落,臆想她們輕盈的舞姿。窗前那幾株紫竹倚著墻,垂下幾縷發絲,顯得那么端莊,與活潑可愛整天“叮叮”笑的風鈴如此的迥異。
紫竹上,掛著一串“項鏈”,上面寫著“聽濤小筑”;風鈴,我叫她“風流天使”,窗前的竹林便是“瀟湘院”,而那幾株紫竹便是“瀟湘妃子”。此時,我正求學在外,而風鈴依舊掛在窗前。山風徐來時,它仍舊起舞歌唱,只是少了快樂,多了離索。我,時常念著“瀟湘院”,“瀟湘妃子”,“聽濤小筑”,還有窗前的“風流天使”—那串風鈴。想念你,風鈴。無論何時何地,我依然記得:窗前,那一串風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