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曾經說過:我要做一顆螺絲釘,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體現了社會的殘酷、冷面,也幸好還有雷鋒的這種螺絲精神,這種愛無私的精神正在被大家傳承。
我們需要有愛心,這樣生活才能美好。愛心的最大部分就是要去幫助別人,因此我們都應該盡己所能地去幫助別人。即使我們做的事情可能沒有“最美媽媽”吳菊萍那樣偉大。她為了救那個小孩,讓自己的手骨折了。她是用手來換取那個小孩的生命。還有“最美司機”吳剛,雖然被一鐵塊砸中心肺,致使他心肺破裂,但他不顧自己身體有多痛,仍然堅持完成了停車、熄火、開門讓乘客們下車。他是用了他的生命換取了一車人的生命。還有“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她本可以逃過大卡車的撞擊,但她為了救自己的學生選擇了犧牲自己,結果就是車禍導致了她的腳粉碎性骨折,大部分腿被截肢。她是用腿換取了學生的生命。我們盡管不能做出轟動全國的事跡,但是我們能做一些小事,在家幫助父母處理家事,在校幫助受困的同學等等。
有一次,一個同學的一道題目不會做,他在那想了半天,估計是實在做不出來了,走到我邊上來問我。我看了那題目,發現自己能做。于是我就跟他講那道題的解題方法。我講了一遍,看了看同學,發現他沒什么回應,我想他可能還不懂,果然他又建議我再講一遍。于是我又再耐心并且講得更仔細了,幸好講的主要內容他理解了,但是有些地方還不能理解。因為我看到他在聽一些內容的時候會抓腦袋,最后臉慢慢紅起來了。我猜想他肯定是不好意思了,于是我又再幫他理了理思路。一道我認為不是很難的題目講了三遍,我沒有覺得我在浪費時間,反而我心里很美,我幫助了別人,他是在我的幫助下會這道題目的。最后我還對他說,不懂的可以問我啊,我們也可以一起相互討論的。
愛心是需要大家實際表達的,而不是表面上說我們要有愛心,愛心更是需要大家傳承,具備愛心是我們做的最基本的。我們應該多學習雷鋒,不僅僅是在雷鋒月學習,更是每天都要記得,都要去付之于行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