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可以跨越國土的界限;愛,可以翻過血緣的高山;愛,可以度過生命的河流??????愛,就是這么偉大,愛存于世界每一個角落,更存于你的身邊。
今天,我讀了《與愛同行》這本書,這書中的內容讓我又是心酸,又是甜蜜。心酸,為那些受到打擊的人而心酸;甜蜜,為世界上有那么多好心人而高興,不分年齡,不分國土,也不分熟悉與陌生,在你需要幫助時,總會有這么多人向你伸出充滿愛與溫暖的手,讓你從挫折中站起。這本書中,讓我最感動的是《盲人的燈籠》這篇文章。里面講了:一個僧人走在夜晚漆黑的路上,因為天實在太黑,他被行人撞了好幾次。這時,他聽別人說:“這個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見,卻每天晚上打著燈籠!”僧人聽了,像鐵被磁石吸引了一般,被這句話吸引了。于是問打燈籠的人:“你是盲人嗎?”那人說是的。但僧人十分迷惑:他既是盲人,又為何打燈呢?便問了問。但沒想到那盲人的話不但讓僧人敬佩,更讓作為讀者的我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說:“我聽別人說,每到晚上,人們都變成了和我一樣的盲人,因為晚上沒有燈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著燈出來。”不僅如此,他那微弱的燈光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別人。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在一個星期五晚上補完課,媽媽來接我。在回去的路上,媽媽的車一直打著近光燈照路。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天那么黑,為什么不打遠光燈亮一點呢?”媽媽笑了笑,說:“因為如果打遠光燈的話,亮是亮了,但照得前面的人都看不見了,更容易撞車了,不是嗎?”一瞬間,我被媽媽的言行打動了,我覺得媽媽一樣偉大。美好的心靈時時也感召我。在班中,我處處以身作則,只要時間允許,我盡量會幫助別人排憂解難。有一次,一位同學遇到一道難題不會做,便來問我,我欣然接受了。首先,我仔細的給她分析了一下題目,又給她畫了圖,沒等我說完,她便搶著說:“哦——,我明白了,謝謝!”“不用。”我微笑著回答。
沒錯,正如那位盲人,他的燈光雖微弱,但作用卻是強大的,人與人之間也是如此。你一句不經意間的話語,一個不起眼的動作,都有可能改變他人,愛也由此而生。你也許會說:“就你一個人在助人為樂,是不可能改變那么多人的。”是的,世界不會因為一件小事而改變,人也是如此。但只要你用心去做,堅持不懈,被人一定會感受到的,一定會支持你的。愛,就是在無形之中!
放開視野,奉獻愛心,讓愛伴著你我成長!